第06版:古北生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街区自治新探索黄金城道成立应急小分队

8月28日上午,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成立“黄金城道街区应急小分队”,成为上海首个设立在国际社区、由街区为主体展开自治的应急组织。成立仪式上,3台全新的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正式亮相入驻黄金城道,来自上海合恩急救的工作人员为应急小分队成员现场演示了AED使用方法。

作为虹桥街道2020年落实长宁区“一街一品”项目的重要载体,黄金城道于去年成立了完全由居民、沿街商户、物业、驻区单位居委会等组成的共治委员会。此次应急小分队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有1.6万境外居民的古北国际社区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更是虹桥街道围绕黄金城道深化国际社区治理品牌的新开端。

经历疫情

社区“连接度”更高了

黄金城道步行街建于2009年,全长630米。过去10余年中,步行街逐渐成为长宁区乃至上海的标志性国际街区。

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盛弘表示,今年疫情期间,居民区党总支开始更加关注黄金城道作为开放的国际街区,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防御水平”和“战斗力”。由于街区较缺乏AED设备,而来往于黄金城道的行人、运动人群甚多,因此加装AED设备被提上街区治理的议事日程。

恰逢去年,荣华居民区党总支召集步行街6个小区的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商户代表成立了黄金城道步行街共治委员会,聚焦步行街街区治理,募集了48万共治基金用于街区品质提升。

“添置AED设备的资金有了,但关键是要人人会用。”盛弘介绍,在听取居民、商户、物业等各方意见后,居委会着手推进步行街的急救普及和应急设备配置。此次成立的应急小分队约30人,主要来自黄金城道沿线6个小区的物业保安,还有共治委员会代表、本地居民和外籍志愿者。

作为上海境外人士居住密度最高的居民区之一,疫情期间荣华居民区也历经了大量境外回沪人员居家隔离管理和服务的重大考验。

“经历疫情后,居民对居委会和街区的关注度明显更高了。”盛弘表示,高档商品房里居民和居委会相互见面的机会有限,但是疫情期间大量的防疫宣传和境外回沪人员的转送,让居委会与居民的“连接度”迅速提高。此次征询AED的摆放位置、使用方式,不少居民都从原先“听听而已”的被服务观念,转变为积极出谋划策的参与意识,共建共享社区美好生活有了更扎实的基础。

“全过程民主”彰显国际社区内涵

“AED设备如何布点?找哪些人参与应急小分队?这些问题绝非居委会和街道拍脑袋解决。”虹桥街道副主任崔莉霞十年前曾担任荣华居民区书记,她表示,相较当年中外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而今居民们对社区的参与度和讨论度都上了好几个台阶。“三台AED间隔200米,平均分布在黄金城道东中西三个区域,保证遇到突发3分钟内可抢救。”这些都是社区和街区民主协商的结果。

疫情期间居民和社区间的共患难,也让原先让基层干部犯难的工作有了新突破口。“我们一开始担心商户不愿配合街区治理,因为短期内看不到很大的经济效益,但现在只要我们提诉求,商户都会想办法配合。”崔莉霞表示,黄金城道步行街经过10年发展,目前正到了硬件焕新、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成立于1996年的全国首个涉外居委荣华居民区,以及同样有着20余年历史的“融”工作法,也到了需要拓展新治理路径的阶段。

虹桥街道已经引入专业律师,从专业司法角度制定《黄金城道共治委员会议事规则》,对共治委员会的工作职责、组织架构、议事流程进行规范。《黄金城道步行街街区守则(初稿)》已基本完成,涉及通行秩序、宠物管理、外摆管理等多个老百姓关心的议题,将按照“依法、依规、依约”的路径十条街区公约。还将组建黄金城道商户联盟,共同遵守《黄金城道商户联盟守则(初稿)》,通过民主协商形成“软法”,共同创造高品质的国际社区生活空间。

崔莉霞表示,作为全国首个设立在街道层面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在虹桥街道尤其是国际社区,全过程的民主有着更深的内涵。“这次境内外居民都踊跃参与AED设点的讨论,也是实践全过程民主的一种表现。”而在街区守则、街区公约的讨论中,共治委员会和荣华居委的成员还到黄金城道沿线6个小区的业委会展开“巡回路演”,征求业主代表意见。“基层立法联系点不只在古北市民中心开会讨论,更要走出来,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带动社区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提升。”

“一街一品”推进街区焕新

以AED设备“登陆”为契机,接下来黄金城道“一街一品”还将实行一揽子的复苏行动,包括上线街区小程序、成立商户联盟等“十个一”的国际社区治理项目,进一步深化古北国际社区治理品牌。

随着国际社区治理的深度探索,虹桥街道也发现,国际社区的居民诉求,已经从社区自治的单一管理,转变为街区共治的多元参与。

因此,下一步在街区共治方面,虹桥街道将聚焦以解决实际问题来加强街区的“黏合度”。如,正在研发中的“黄金城道街区小程序”将设置文化、服务、治理、街区等四大板块,实现信息发布、活动展示、互动交流等功能。针对居民反应比较集中的街区公共安全问题,将通过把黄金城道步行街及周边银珠路、玛瑙路等设为禁停区,从源头上对共享单车的使用和停放进行规范。

通过与专业社会组织合作,黄金城道还将开展街区“焕新”计划,除了发布街区守则外,还将打造街区可视化标识系统。黄金城道商户联盟成立后,将持续引导更多商铺参与街区共治,擦亮国际社区治理品牌。

(上观新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古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