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毓磊 整理报道 自上海市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加快实施新冠疫苗接种以来,虹桥街道积极宣传、广泛发动辖区内的居民、白领参与接种。 在走访动员中,街道了解到不少居民、白领虽有接种意向,但是接种点距离远、协调时间难。为化解这一难题,虹桥街道精心组织各方力量,增设三处常设固定接种点,定时定点开放,打通接种“最后一公里”,提升接种体验,筑牢免疫屏障。 常设固定点 家门口、楼门口就能打 4月14日,位于新虹桥大厦的固定接种点首次开放,不少市民闻讯前来接种。上午9点不到,接种队伍就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前进。门口的志愿者一边协助市民登记预约,一边派发当日的号码牌。该号码牌由虹桥街道根据当日疫苗数量按序发放,可以避免市民无效排队。 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永鹏表示,该处场地经过前期筛选,既与周围商务楼距离接近,方便办公人群前来,同时也适合布置接种流程。作为常设固定的接种点,将于每周三8:30-16:30开放。 “因为这里是常设的,第二针也会来这打。”在古北soho上班的王女士说,她是通过所在企业得知的接种消息。“公司一动员我就来了。”据悉,虹桥街道为了将接种点的通知落实到位,派出20人的团队历时近两周,完成了附近4000多家企业的走访,将告知消息到位的同时也对人流和接种需求量进行了预估。 “有了固定点以后更方便了。”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朱颖说,“今天有很多接种者会问第二针什么时候打,不同于流动点,现在可以直接告诉他们,21天以后还在这里打针。” 目前,虹桥街道在辖区内设置“3+X”个疫苗接种点,即3个常设固定点(第一、二片区美好生活服务站、虹桥开发区、民航上海医院)和X个流动接种点,覆盖楼宇、园区、街区、小区,不论是工作日、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做到每周有预告、每日有更新,方便周边白领及居民及时就近接种。 假期“不打烊”接种不断档 “五一”假期首日,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门口人头攒动,居民们自发排起了长龙。原来是作为街道第一、二片区美好生活服务站疫苗接种点,“五一”假期疫苗接种服务依旧“不打烊”,全天候向社区居民开放,前往接种的人员络绎不绝。 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兴奋地说:“几周前自己就接种了第一针,但工作繁忙一直没空接种第二针,今天放假,家门口就能接种,中午过来接种,加上留观一共只花了不到40分钟,实在太方便了!” 为进一步筑牢群众免疫屏障,“五一”期间,虹桥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档、不打烊,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全力满足市民的疫苗接种需求。 在疫苗临时接种点位现场,居民区书记、主任(干事长)带队,“点对点”完善闭环衔接。同时,为节约居民时间,街道机关干部、居民区工作人员还主动放弃休息,强化志愿服务,加强现场指导。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怀抱婴儿的女士等特殊群体及时给予帮助,将社区关怀进一步融于细节。 此外,为提升社区居民对接种新冠疫苗的认识度和接受度,各居民区在假日期间,持续做好上门登记、动员工作,加强“面对面”沟通,打消部分居民对疫苗接种的顾虑,尽早接种。 打出“组合拳”宣传有力度 虹桥街道通过地毯式宣传、智能化通知、便利化服务等方式,掀起又一波居民区新冠疫苗接种宣传热潮,有力推进街道疫苗接种工作。 街道下辖16个居民区积极行动起来,开启“白+黑”工作模式比学赶超、挂图作战,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老年协会会员、文体团队骨干、楼组长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营造“人人接种疫苗,共筑防疫长城”的良好氛围。 同时,各居民区扎实做好“一居一档”建档工作,以户为单位,对每户家庭成员接种情况进行细分登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服务。针对企事业单位、楼宇、街区商铺等,也分别通过“一单位一档”“一楼一档”“一街一档”摸清底数、跟踪进度、精准对接。 街道在疫苗接种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利用“健康云”平台,街、居两级工作人员对已登记、已接种对象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掌握接种时间、疫苗品牌、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为后续接种通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街道还注重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与疫苗接种工作相结合,引入智能语音外呼系统,通过智能化方式提醒居民及时接种,语音可互动,沟通有反馈,切实提升了疫苗接种通知工作的效率。 【相关链接】 虹桥街道常设固定接种点 1、虹桥开发区接种点 地址:娄山关路55号新虹桥大厦8楼 开放时间:每周三8:30-16:30 2、虹桥街道第一、二片区美好生活服务站接种点 地址:中山西路1030弄8号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开放时间:每周六8:30-16:00 3、民航上海医院接种点 地址:红宝石路398号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开放时间:每周一、二、三、五13:00-16:00 备注:具体安排请关注“长宁虹桥”微信公众号,以实际情况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