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街道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的大会精神和文件要求,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以“密、融、实”为目标和特色,着力推动具有长宁规范度和虹桥标识度相结合的党群阵地体系功能建设。 织密阵地布局 在“家门口”夯实党建阵地 虹桥街道坚持社区党群服务圈与美好生活服务圈同步建设,形成“街道旗舰店、网格服务分中心、家门口服务站”党群服务矩阵。 “街道旗舰店”即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网格服务分中心”即在四个网格片区结合社区各类中心分别打造面向居民群众、面向企业白领的党群综合服务阵地。“家门口服务站”广泛覆盖街区、小区、商务区共设79个点,不断织密“连心网”。虹桥街道依托党群服务矩阵,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4个网格线下服务专区、18个居民区移动窗口、X个社会窗口均建成运行。 融合资源项目 集“一站式”落实党的工作 “全岗通”深度融合条线力量。将原隶属党建、群建、精神文明、营商服务、文化养老等16个条线35名工作人员统一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指挥,由原先的“单一岗”转化为“综合岗”。 “双报到”深度融合区域资源。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广泛征集政务服务、人才服务、创业就业等9类57项需求,众筹募集专业咨询、文化教育、场地空间等11类73项资源,共商推出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美丽楼道、美丽商圈、美丽生活等5大类94项“三建融合”项目。 “三个共”深度融合功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建工作的“研发中心”和“中央厨房”,围绕政治、组织、服务、治理四项功能,以“百年党史共同学习、改革发展共同记忆、为民办事共同行动”为主题,开展“百家党组织先锋行动”。 做实综合功能 用“办实事”打造特色品牌“楼门口”服务体系特色品牌 一是HONG空间·党群之家成为长宁“楼门口”服务体系代表性地标,建成全区首个“一网通办”线下服务站、首个营商环境服务专区、首家“蒲公英”楼宇税收服务A类站点、办理了全市首张“即审即批”居住证。 二是街道党工委对楼宇企业“开门七件事”做了充分调研,制定了一张“楼门口”服务清单,推出了7大类900多个项目,通过自助终端办、预约当场办、上门跑腿办、网上掌上办和云上办等多种方式,把“服务包”“政策包”快递到企业身边。开通了一条“红色通道”,形成了“企业需求——党组织传递——职能部门解决——党组织反馈”的诉求解决机制。 三是在“竖起来的社区”全面建设楼委会,在8幢亿元楼和7幢重点楼宇同步更新了楼委会成员,成立了由楼宇业主方、物业方,税务、派出所和楼内重点企业代表组成的楼委会。 “家门口”服务体系特色品牌 一是美好生活服务站,通过新建、改建、重塑等方式,完成了居民区、重点楼宇和标志街区“一点一站”布局。在居民区的美好生活服务站,老年顾问点、便利助餐点、“一网通办”事务延伸点、公共法律服务点、健康服务点等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其中,16个居民区5G-PAD“上门办”成为事务办理的移动窗口,帮助老人克服“一网通办”界面的数字鸿沟,受到老人的称赞。党旗高高飘扬在疫苗接种一线,仅5月6日到6月9日,58个“家门口”接种点提供249场服务,接种剂次5.7万,数量名列前茅,受到各年龄段居民的高度肯定。 二是虹桥海外人才荟,围绕安家就业一件事,提供住宿登记、居留许可、工作许可等33个事项的受理和咨询,人才居住证B证、留学生落户受理等政策现行先试,成为海外人才办事最便利的社区综窗。 三是为老服务AI空间,以为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率先推出3个全市首创的智慧养老数字项目——长者智能健身房、智慧适老助餐点及社区AI食堂,正在打造居家养老智慧体验馆,让老年智慧生活更便利可达。群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