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虹桥,迈向生态之城

■抓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继续聚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抓好商务商贸区建设,积极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创新集成,不断优化现代商务商贸服务环境,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作出新贡献。

——摘自《习近平:把上海现代服务业优势做大特色做强》

来源:2007年9月《解放日报》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既是上海的枢纽,也是长三角的枢纽,把大虹桥推到了长三角联动发展的前沿地带。

——摘自《“习近平在上海”系列报道》

来源:2017年9月《解放日报》

记者 黄志强

9月26日,经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对照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联合评审,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达到实施运管阶段“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的要求。

近两年,虹桥商务区绿色低碳城区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逐渐实现从注重设计达标到注重运行达标,从地块、楼宇个案达标到区域的整体达标,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到全社会共同参与。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实现低碳,规范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而专门制订的国家标准体系。此次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达到实施运管阶段“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虹桥商务区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既是对绿色建筑发展外延和内涵的拓展,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生态之城的必由之路。

2017年,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带队专程赴国家住建部,商议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申报国家绿色三星生态示范城区相关事宜。此后,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数名专家先后多次来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现场踏勘,调研核心区项目。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表示,虹桥商务区的绿色低碳建设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原有基础之上,管委会积极采纳专家们的建议,组织安排推进实施,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全力加以提升。其中,加大了低碳能效平台的接入力度,从2017年的30%接入率提升到50%;新建设了二层步廊东延伸段,完善商务区内的绿色交通系统;积极开展城市街具、艺术小品、门户雕塑的设计、评选及投放工作;规范商务区开发建设,目前商务区全数楼宇按照绿色建筑设计,58.1%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41.9%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其中万科和冠捷项目已获得绿色建筑运行三星级标识;南北片区建成了近9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既节约了土地资源,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商务区的减碳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生态之城”意味着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这正是虹桥商务区的当前实践和未来愿景。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商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