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志强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的压轴之作,以引消费、促发展、优保障的担当,以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新的平台。既表明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真诚意愿,也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公共平台,同时还将打造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 作为迄今为止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口博览会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在当今世界贸易促进领域也是独一无二。举办进口博览会,通过合理扩大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促进综合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展会在内容设置上独具匠心,不仅是展示交易,更是一场智慧的交流。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简称国家展,面积约3万平方米,除中国外,共有82个国家和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展,只展示不成交。国家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参展国家范围广。82个受邀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二是团组级别高。各参展国高度重视进口博览会,均派出高级别政府代表团参加国家展。其中,一级团(国家元首或总理级)14个,二级团(副总理级)8个,三级团(部级)59个。 三是展馆特色鲜明。各国展馆风格各异,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代表性产品等。博览会期间,相关国家还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 作为东道主,中国馆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中国馆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序言、创新发展单元、协调发展单元、绿色发展单元、开放发展单元、共享发展单元、港澳台展区和结语。港澳台展区以“分享机遇,融合发展”为主题,下设香港、澳门、台湾三个子板块,分别以“香港进”“澳门荟”“台湾亲”为主题,展示两岸四地经贸合作发展成就和共享机遇、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企业商业展 首届进口博览会企业商业展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部分,呈现展览规模大、国别分布广、企业数量多质量优、新产品新技术多、展览展示水平高等突出特点。企业展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在博览会上发布,全馆特装展位面积占比91%。企业展七大展区各具特点,亮点纷呈。 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是世界500强企业较为集中的展区,有4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通用电气、杜邦、佳能、日立、施耐德、微软、戴尔等一大批国际顶尖科技企业,库卡、ABB、发那科等世界工业机器人巨头,霍尼韦尔、西门子、三菱电机等高科技制造企业将在进口博览会集中亮相,展示其尖端成果。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是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展区,有10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雀巢、达能、路易达孚、邦吉、嘉吉、丰益国际、巴西JBS、百事、喜力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多家全球大型休闲食品企业、知名酒类和饮料供应商等企业,大批原汁原味、各具特色的海外优质“土特产”将集聚展馆。 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展区是科技研发产品较为集中的展区,汇集了300多家参展企业,罗氏、阿斯利康、强生、赛诺菲、拜耳、飞利浦、美敦力、诺和诺德、赛默飞等全球医药行业巨头展示众多前沿高新科技产品,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全世界最薄的血压仪、全世界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全球首台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仪等新技术新产品将一一亮相。 汽车展区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家企业参展,其中超过30家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整个展区面积近3万平方米。说是“四叶草”内举办的另一场“车展”着实不为过,品牌汽车、摩托车、汽车零部件,甚至自动驾驶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等将一一登场。 服务贸易展区展出的则主要是新兴技术、服务外包、文化教育、创意设计、旅游服务、物流服务和综合服务等七大类“无形展品”。该展区内共汇集9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家国外服务贸易领军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6家,整个展区面积3万平方米。 虹桥国际经贸论坛 首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的主题为“激发全球贸易新活力,共创开放共赢新格局”,将是国际官产学界共商全球经贸重大前沿问题的新高端对话平台。本届论坛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论坛层次高、规模大、形式新。每场论坛包括嘉宾演讲环节和互动讨论环节、嘉宾演讲环节均邀请十余位有关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发表演讲,互动讨论环节邀请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围绕平行论坛议题和当前国际经贸热点问题,开展互动讨论。在互动讨论结束后,还将安排现场问答,邀请观众提问或发表评论。 二是论坛议题紧扣时代脉搏。三场平行论坛分别以“贸易与开放”“贸易与创新”“贸易与投资”作为议题。开放、创新、投资这三个维度是与贸易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受阻,国际投资持续走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引领产业和经济发展变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抢抓发展机遇、重振国际贸易与投资成为亟待讨论的问题。各方通过三场平行论坛的深入讨论交流,共商合作共赢大计,为新时期国际经贸发展贡献“虹桥智慧”和“虹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