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虹彩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画里的外滩

黄阿忠《远方》

文由迪

秋高气爽,“百年交响——上海外滩百年历史变迁油画作品展”在外滩罗斯福公馆展出,80幅左右的油画作品讲述上海外滩行政、住宅、警察署、商务、公馆别墅、工厂、洋行、教会……几乎每幅都能让人在感受美的同时“涨知识“,勾起对外滩的种种回忆或联想……

乘观光电梯抵达6楼,步入展厅,首先见到的是著名画家黄阿忠的油画,采用俯视视角,外滩标志性建筑海关大楼沐浴在一片金黄色的夕阳下,背景是川流不息的黄浦江和气势宏伟的拥有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给人一种浓浓的暖意和蓬勃向上的感动。

这次油画作品展的部分作品,去年曾在别处展出,但这一次,呼应了展馆所在的独特位置,让人既能从外面欣赏建筑,也能走入美术馆中一览这些建筑的过去。直观地感受到新旧建筑的对比,感悟到上海外滩的建筑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及其改革开放对发展的重要。

画展的作品比去年少,但来自上海艺术界最具海派文化艺术特色的诸多名家如夏葆元、魏景山、黄阿忠、姜建忠、王冠英、张安朴、朱刚、丁设等。有的老画家如黄阿忠、夏葆元等有多幅创作与不同时期的油画同时展出。油画作品涵盖了那里沿线不同时代的地标建筑与场景,展现了城市的历史风貌。比如十六铺码头、外白渡桥、圣三一堂、半岛酒店、延安东路中运量公交车站等,串起了横跨百年的外滩记忆。上海开埠后生存、奋斗、进步。近年来的融合、变革、创新、保护得到了表现。十六铺码头、海关大楼、天文台、外白渡桥和上海大厦是画家们喜欢描摹的对象,多次出现,而展馆本身27号罗斯福公馆的形象也出现在墙上,让人很觉得亲切;有几幅朝霞夕阳、雨景作品感染力较强。

展览最后的影像厅,反复播放着视频,讲述外滩的历史和新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1986年以来建设、变革、融合、发展走过的路程,有助于观众增进对画作的理解和欣赏。视频中,市城市规划原官员介绍,外滩的万国建筑确实来自海外,但这么多风格各异的建筑集中一地,又在江边组成如此完美和谐的城市天际线,全球未见,殊属难得,他的讲述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但让人感不足的是有的油画对历史的记载存在瑕疵甚至错失,毕竟那画的作者、画展的举办者相对于画中表现的建筑,实在是太年轻了,所以造成了内容与历史实际状况不一情况发生,可能会对观众带来误解;而对近年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综合改造过程和之后的新貌,比如滨江环境、浦江大桥、隧道、地下通道等等欠缺应有的表现。人文内容,除了表现和平饭店爵士乐队和华尔道夫远东第一吧台那两幅比较突出,其他则比较难寻。其实百年来外滩有许多重要事件发生,很多景观和人物曾在这里出现,值得用画笔来描摹、表现、记载,比如码头、帆船、码头工人、马车马夫贵人等,后来的情人墙、公共道路综合改造设计、施工和维护场景、典型人物形象,海关钟楼大修、服饰展示、旅游婚庆等等,都可以入画。对于这些,摄影家们的敏感或许要更胜出一筹,画家们以后可以作弥补。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商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