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建引领新时尚,垃圾分类IN虹桥”2018年虹桥镇垃圾分类主题展示活动在镇文体中心举行。活动展示了虹桥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再宣传、再推动。现场发布了“慧虹桥·惠分类”微信公众号,对5支垃圾分类团队进行了授旗,为虹桥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更多支撑;同时还为2018年度最美垃圾分类工作者、2018年度最美垃圾分类守护者进行了颁奖,以此感谢他们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作出的贡献。 自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虹桥广大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村居干部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虹桥各小区和单位的垃圾分类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绿色账户覆盖率也达到了100%。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虹桥在硬件及软件上的投入。在硬件上,虹桥配送了家庭用分类垃圾桶3.7万多个、四分类垃圾桶75组;改造了小区垃圾箱房187个、单位垃圾箱房80个;建成了1座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100多处两网融合回收点,所有垃圾箱房改造都满足四分类投递口和两网融合功能。此外,19辆垃圾运输车都进行了表面标识喷漆,不仅醒目,也方便接受监督。在软件上,虹桥对居委书记、楼组长、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开展了专项培训,培育分类意识,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运用宣传手册、视频、微信公众号、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垃圾分类工作家喻户晓。 活动中,高科技园党支部书记谢玉妹讲述依托区域化推进策略,实现垃圾分类有效减量的感悟。红春公寓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蔡俊向大家分享居民区党组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历程。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绿色共治,虹桥镇党委组建了以党员为主体,群众团队全面参与的五支队伍,分别是机关在职党员垃圾分类宣讲团、物业行业党员垃圾分类指导团、社区报到党员垃圾分类先锋团、两新组织党员垃圾分类智囊团、群众团队联盟垃圾分类志愿团。2019年,他们将结合各自实际和特长,围绕垃圾分类减量的全流程,从宣传引导、实地指导、过程督导、献计献策等不同角度,设计开展相关行动项目,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为绿色共治、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更多力量,助力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取得新成效。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重点在于要抓好源头治理,要提高居民源头分类的意识,通过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实现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难以改变的习惯成了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情景小品《分类情缘》生动地展示了居民改变习惯的不易,正是虹桥广大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言传身教让越来越多居民投身垃圾分类的行列。河南居委的李军,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社区退休党员,在现场带来了一段原创快板《垃圾分类好处多》,用大家耳濡目染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