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垃圾分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倒计时4天!

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漫话垃圾分类
乱扔垃圾何时休?
向乱扔垃圾说“不”!
乱扔垃圾的“老油条”,看你往哪里“逃”?
作者介绍
严树泉
虹桥镇龙柏七村居民,喜爱绘画,利用自身特长多次为社区创作宣传画。

2019年1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也就是说,还有4天,在上海扔垃圾不分类就是违法了!按照条例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万元。

在虹桥镇的各个社区、楼宇、学校和企业,垃圾分类都是最热门的话题。虹桥人正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的到来!

倒5个月垃圾,换来14.7万元物资!

快来看看虹桥镇的垃圾分类经济学

倒5个月垃圾,换来14.7万元物资!这样的好事,就发生在虹桥镇。

垃圾变现的经济学

“这张椅子,是我们自己用‘垃圾’换来的。”虹桥镇红春二公寓小区的居民这样告说。原来这些椅子,是居民们通过垃圾分类后,将可回收垃圾卖掉的钱来添置的。将垃圾变现,这样的经济学就在虹

桥镇真实地发生着。

快速流转让垃圾“跑”起来

虹桥镇是一个典型的居民集中镇,全镇共有143个小区,居民数达68861人。随着小区撤桶的推进,小区垃圾厢房内的垃圾堆放量一下子增大了,怎么破?

据虹桥镇副镇长杨春华介绍,他们从公交短驳车中受到启发,给小区垃圾也安排一批“垃圾短驳车”。除了原来的109辆驳运车辆外,今年按照分类运输标准,新增加72辆小区分类驳运车。每天6:00-9:00、17:00-20:00两个垃圾投放时段,这些垃圾短驳车也同步上岗。一旦垃圾厢房内的垃圾收满之后,便通过短驳车直接运送至镇内的垃圾中转站。

垃圾“跑”起来,既能及时处理掉堆满的垃圾,也能让垃圾厢房尽可能的保持干净。虽然看上去方法很简单,但是对于

小区环境的整洁,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积分换礼小家的礼物大家用

绿色账户的积分活动早已深入人心,虹桥镇每家每户都已拥有专属“绿色账户卡”。1-5月就开展了17场的绿色积分兑换活动,消纳绿色账户积分7382400分,兑换物资约14.7万元。

杨春华说,在基层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手持式PDA积分方式往往会因为信号问题或指导员年龄偏大,操作不流畅而导致积分失败的问题。因此在此次垃圾厢房改造的时候,便将绿色账户扫描设备直接安装在垃圾厢房旁。“丢完垃圾,直接在旁边的扫描仪上一扫,分就积好了。”

截至5月底,全镇的184个垃圾厢房和110个临时投放点位已经完成了改造。绿色账户扫描仪共安装完成152台。“别小看这些小小的积分,我们一些志愿者团队,会将换来的洗手液、毛巾等小礼物,直接放在垃圾厢房旁的洗手池处,让前来丢垃圾的居民一起使用。”

应收尽收才能做到应分尽分

说起可回收物,人们第一反应是纸板、塑料瓶、废铜铁,这些可回收物回收经济价值高,居民群众收集意愿高、回收率也高。但是生活中,诸如玻璃、泡沫板、织物等等“不值钱”的废品往往是被大家忽视,丢弃到干垃圾桶内。

为了让可回收物真正能够通过正规途径可循环利用,2019年虹桥镇两网融合升级为2.0版本,将“居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有机融合。全镇一座两网融合中转站,143个小区也全部设置了两网融合回收点。杨春华说,像红春二公寓小区居民这样,将卖掉可回收垃圾的钱,一起用在小区环境的建设上,感觉我们的努力付出,值了。

(闵行报记者 徐恺凯)

“小行动”汇聚“大力量”

台企康师傅控股如何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记者 刘皓

你能想象吗?废弃的妙芙包装盒可以变成小礼服,塑料编织袋缝制成花衬衫,饼干包装袋粘在一起变成小首饰……不久前,由虹桥镇区域联建单位康师傅控股集团主办的“小行动 大力量”环保校园行公益活动,将一场特别的时装秀带到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在来自康师傅的志愿老师的带领下,几百名小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意义。

小分类带来大成就

一起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在活动现场,龙柏第一小学的的同学们为闵行区台湾办公室主任张海平、闵行区绿容局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吴慧、虹桥镇团委书记汤盛秋、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常务副校长王毅和康师傅控股上海地区董事长杨乾辉佩戴了活动徽章,宣告了“小行动,大力量”环保校园行活动正式开始。随后,几位学生代表全校师生登台倡议,号召大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居住的绿色家园而努力”。来自康师傅的志愿者老师将枯燥生涩的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新颖活泼的课件传达给同学们,精彩的讲述中不时穿插着与学生们的热烈互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环保知识,康师傅还准备了别开生面、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绿色快抢手”是紧跟在环保科普讲座之后的第一关。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答题,消化着志愿者老师讲解的环保知识点。在随后的“环卫者联盟”、“嘟嘟垃圾车”和“水源地保护”等多个趣味游戏点,同学们在有趣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增强了环保理念。这些游戏都是在虹桥镇城管中心的指导下,由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和康师傅的员工们集思广益设计出来的。游戏生动翔实,简单易懂,既考验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又传播了知识。

康师傅还将远在内蒙古的康巴诺尔草原蔬菜基地“搬”到了活动现场。通过游戏,同学们体会到保护自然、爱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给你最好的回馈。

小行动汇聚大力量倡导绿色生活共参与

“小行动 大力量”环保校园行是康师傅“绿色生活共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一环。据悉,康师傅进一步扩大连续举办六年的水教育的内涵,与虹桥镇一起发起了“绿色生活共参与”环保活动,并于今年3月23日,在2019年虹桥镇全民马拉松活动上启动了该项目。

“小行动 大力量”环保校园行通过虹桥镇人民政府与辖区共建单位康师傅携手合作的方式,把环保公益活动引入校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理念,让孩子们懂得通过垃圾分类,让垃圾减量,为城市减负,以切实行动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发声。

今年,该公益活动将在整个虹桥镇地区积极开展,早在5月5日,“小行动大力量”已经走进了上海市金汇实验学校,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是本次活动的第二站。从现场的环保地图中可以看到,除了走进学校,康师傅还将走进社区与楼宇,将绿色的脚步走遍整个虹桥镇,让环保的理念植入千家万户。

小脚步大趋势

坚持做社会责任践行者

对于环保,康师傅有着自己的坚持。“敬畏自然、珍视资源、保护环境,走节能环保之路,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康师傅控股上海地区董事长杨乾辉这样告诉记者,“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首先做的是把企业本身的工作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节能降耗,我们使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用电用水,减少排放;另外一点是我们要把这种环保的理念不断向外推广,用深入浅出的科普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

对于垃圾分类,康师傅也有着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在上海尚未开始践行垃圾分类之前,康师傅就一直在按照企业内部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相关规定出来之后,康师傅又在第一时间按照上海市的要求,完成了垃圾厢房的改造。今年4月份,虹桥镇城管部门还安排了专业老师到康师傅的物业和管理部门上课,让全公司员工进一步学习上海市的垃圾分类方式。

杨乾辉表示:“康师傅作为企业公民,一直践行‘回馈社会永续经营’的理念。现在全民推动环保活动,特别是垃圾分类,康师傅也希望起到表率作用。走进校园宣传环保,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环保理念,把未来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也呼吁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杨乾辉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为员工们做好榜样。“我在日本和台湾生活了多年,对垃圾分类有着很深的感触。平时,我会提醒自己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买菜时先在菜场处理好,外出用餐时不浪费食物等等。”

对于康师傅积极带头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的行为,闵行区台办主任张海平赞赏有加。“生活在大陆的台商、台湾企业家,受益于大陆为他们创造的机遇,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康师傅是一家在大陆发展壮大的企业,对大陆感情深,有意愿也有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张海平表示,垃圾分类是上海今年的重点工作,台商台胞在垃圾分类上有基础、有意愿,区台办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五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厂区、进大型活动)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广大的台商台胞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使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大家生活中的新时尚。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