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撕开伪时尚的面容它们是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这些毒品毒性强烈,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急慢性精神障碍。长期吸食新型毒品,易出现兴奋、狂躁、抑郁、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引发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 这些所谓的“时尚”你们知道吗?

新型毒品-卡哇潮饮:俗称“神仙水”,无色无味,喝进去可能会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在我国属于违禁品。虽然这款“卡哇潮饮”说是饮料,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开心水:又叫“HAPPY水”、“荷兰水”等,是一种无味、透明、液体状毒品,是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混合而成的。

新型毒品-邮票:主要成分为麦角酰二胺(LSD),毒性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新型毒品-彩虹烟:是一种新型毒品,外形和平日的香烟很像,是由纸盒包装的,吸食彩虹烟的时候会产生特殊烟雾,色彩斑斓,乍一看还挺酷炫,甚至还自带香气。彩虹烟的成分尚不清楚,可能是二三级毒品混合而成。

新型毒品-可乐: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俗称“冰毒”)总净重147.55克,含氯胺酮成份的毒品(俗称“K粉”)18.31克。

新型毒品-跳跳糖: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这种新型毒品后劲很强,喝一次两天大脑都会处于兴奋当中。

二 认识合成毒品的严重危害

毒品的成瘾性主要取决于毒品的“精神依赖性”(即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心理渴求,又称“心瘾”)。由于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次足量尝试就可产生欣快感,并表现出比海洛因更强烈的精神依赖,因此合成毒品更易成瘾。

苯丙胺类兴奋剂等合成毒品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急慢性精神障碍;同时,这类毒品还会对心血管产生兴奋作用,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和猝死,因此合成毒品毒性强烈。一些不法分子还经常将若干种合成毒品混合在一起兜售给吸毒人员,毒品的相互作用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发生致命的危险。

受毒品所致的中枢神经兴奋、致幻和抑制作用的影响,合成毒品滥用者易出现兴奋、狂躁、抑郁、幻觉(尤其是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合成毒品社会危害严重。

三 如何抵御毒品侵害

“合成毒品”的某些药理特性(自信心增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人际间距离感消失、清醒不磕睡、体能加强、食欲减退)使人能适应各种社会活动,既有精力娱乐消遣,又能应付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很容易被年轻人和高工作强度的人接受,认为使用合成毒品是增强个人表现的一种时髦生活方式,进而继续使用逐渐发展到成瘾,而一旦成瘾生活就被毒品控制,只要不继续使用毒品就会出现消极抑郁等戒断症状,有的终生处于精神残疾状态。目前对于毒品成瘾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每一个公民都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免遭毒品侵袭。

了解合成毒品真相,减弱好奇心:吸食合成毒品最终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毒品不能碰。

坚决拒绝同伴吸毒的邀请: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邀请”。为了解决毒资,很多吸毒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毒。如“吸毒能治病”、“吸食冰毒很时尚,有钱人才玩”、“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彻底释放压力”、“玩这个就是提神,还可以增加性能力和减肥”。接到这样邀请时要保持警觉,借故离开,并考虑终止朋友关系。

在娱乐服务场所要提高警惕:在娱乐场所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留意易拉罐等饮料是否有被注射的针眼和开封的迹象,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和食品,避免因误食毒品而上瘾或遭到性侵犯。怀疑场所内有人吸毒时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惊慌而加重对方的不正常反应,同时及时抽身报警,避免伤害类事件的发生。

不为他人保管、投递、买卖不明物品:近年来,贩毒集团常常采取诱骗和胁迫的方式,利用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残障人员等人群从事贩毒活动。如果被委托保管、投递、买卖的物品是毒品,在没有证据的条件下,有可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贩毒者的同谋。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用毒品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学会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平衡营养等。

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不能滥用镇痛、镇静、减肥、安定、止咳类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与毒品一样的效果。

公民发现有涉毒行为(化工行业职工在发现可疑易制毒化学品订单)时,可拨打110或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

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会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镇司法所、镇禁毒办 联合供稿)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