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身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小小叶脉绘出万千景象 虹鹿社区居民巧手创作叶脉画

□记者 刘皓

你相信吗,在小小的树叶上就能绘出万千景象。

家住虹桥镇虹鹿社区的居民陈建华,就能在薄如蝉翼的树叶上作画。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位社区达人已经创作了几百幅叶脉画,将花、鸟、鱼、虫、罗汉、世界名画等搬到一张张小小的树叶上。值得一提的是,陈建华还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建党99周年”等主题创作叶脉画,让人耳目一新。

结缘叶脉画

陈建华的父亲是上海“老凤祥”银店专门从事各类金银器制作的技师。也许是遗传到了父亲的“艺术基因”,陈建华从小喜爱画画,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在小学四年级参加一次美术比赛时一举夺魁,被推荐至少年宫美术班学习素描,魏景山、陈逸飞、方世聪、华三川等都曾做过他的老师。直至初中毕业,陈建华学习了6年素描,打下了厚实的绘画基础。

1974年,陈建华进入中海集团国际公司工作。因擅长绘画,他常常参与集团各种展览会的策划、筹备、拍摄和制作。漂泊在大海上的海员们,常常几个月不能靠岸,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陈建华还负责教授海员学习绘画。

2008年退休后,陈建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绘画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建华在逛古玩城时与叶脉画结缘。方寸大小的叶子薄如蝉翼,柔韧光滑,叶片上绘制的一个个罗汉栩栩如生,陈建华着迷了,决心要好好专研。

不久后,陈建华的儿子到尼泊尔旅游时带回了20片菩提树叶,陈建华开始在菩提叶上作画。

在叶脉画上作画并不容易。镂空的叶脉缝隙很大,颜色描上去很快就漏掉了。陈建华尝试用明胶在叶脉上打底色,效果还是不理想。他又尝试用丙烯打底,这一次成功了,他在叶脉上尽情描绘,花鸟虫鱼、世界名画、罗汉……他的创作题材多样,不拘一格,令人赞叹。

创新与传承

在创作的过程中,陈建华一直在思考创新和传承。

传统的叶脉画题材以罗汉为主,表现形式和手法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陈建华不满足于此,他要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受到苏绣双面绣的启发,陈建华创作了双面叶脉画:一片叶脉,正面一只螳螂正在捕蝉,它们的头顶是一片树叶;翻过叶脉看,螳螂还在捕蝉,可是那一片树叶变成了一只后发制人的黄雀……

陈建华创作的《鹬蚌相争》,叶脉的正面是一鹬一蚌互不相让;叶脉的背面,老渔翁出现了,一鹬一蚌被收入囊中,这种一脉双画也是陈建华所独创。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被陈建华搬到了叶脉上,但是画面上的纤夫有十个,一张叶脉画不下,陈建就用两张叶脉拼起来画纤夫。这叫“双拼叶脉画”,也是陈建华独创的。

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建华,在建党99周年之际,还特地创作了两幅叶脉画——《红船》和《真理的味道》。回头来看,陈建华创作的叶脉画有不少都和“四史”学习教育有关,包括国家领导人系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等等。“我是一个老党员,是在党的恩情沐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想通过艺术的手段来反映历史,让大家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学习历史。”陈建华说。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