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1秒发现问题,1小时解决问题,7天完成闭环

“微脑”平台让城市管理更高效

当你把电瓶车推入电梯的那一刻,当你在非投放时间段将垃圾随手一丢,下一秒,你的不文明行为已经传输到虹桥镇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这个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高效的平台,最近在虹桥镇延伸拓展了触角,以划区块建设“微脑”平台的方式,让发现和解决问题快上加快!

“云梯”应用场景,实现1秒告警,联动电梯自动停运

“呼叫锦绣江南居委,耕读园小区22号内,有市民将电瓶车推进电梯,目前电梯已自动停运告警,请居委网格员立即赶赴现场调处,呼叫完毕。”金汇、上虹区域处置网格的轮值人员收到“微脑”平台系统告警推送后,立即呼叫附近单兵设备发起现场指挥。不到一分钟,附近网格员赶赴现场,一番劝导后,将电瓶车推离电梯,电梯即刻恢复运行。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

今年年初,镇党委将“以党建为引领、多格合一、高效处置一件事”作为党代会重要议题。如何将区、镇城运平台“大脑”真正发挥最大功效?虹桥镇城运中心深耕细作,资源下沉、权力下放,进一步开发了以处置网格为单位的  “微脑”平台。而位于上海井亭实业公司基层工作站的金汇、上虹区域处置网格“微脑”作为首家试点,目前正进入试运行阶段。镇城运中心党支部书记许顺华介绍:“相比镇城运中心平台更偏重全镇数据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微脑’平台则更加接地气,更管用、也更好用。”

由“大脑”开发的“云梯”应用场景,嵌入“微脑”的管理模块,利用智能科技实现了识别告警、自动停运等功能,在案件最前端就遏制了“电瓶车进电梯”不文明现象、消除了潜在的消防安全风险。再辅助以“单兵”现场操作指挥,大大提高了自治力量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力。高层住宅内的市民也熟悉了“云梯”的安全管家功能,对于“电瓶车进电梯”的行为也会自发舆论制止,激发了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

“垃圾分类”应用场景,1小时内解决垃圾乱丢现象

“只要在非投放时段发现垃圾厢房外的落地垃圾,A I监控就会自动甄别,拍照取证。”金汇、上虹区域处置网格长,镇城管中队李栋梁介绍说:“我们对居民区物业的要求是发现垃圾乱丢的现象要在1个小时内处置完毕,‘微脑’平台方便了我们非现场执法,不仅为我们延长了证据链的保存,更为居委、物业公司灵活调整投放时间提供了后台数据支撑。”自动报警后,平台会自动生成一个案件,包括报警截图、报警信息、类型、时间等基础信息都会自动保存,在此界面亦可跳转现场实时视频,方便执法力量察看管理单位现场处置情况,为高效办案提供了技术保障。

以前,若想知道定时投放时间之外,什么时间点会出现乱丢垃圾的情况,只能派人在垃圾厢房外固守蹲点,用眼观察、动手记录得出结果。现在,通过“微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报警数量趋势图”每日更新数据与分析现状图,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

“大客流分析”应用场景,嗅探感知设备,防患于未然

李栋梁说:“行政执法的最优状态是没有立案的发生。”简而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这也是从“大脑”到“微脑”设立的根本意义。根据金汇、上虹区域处置网格内商圈集中、人员密集的特点,“大客流分析”应用场景接入爱琴海、首尔夜市视频监控系统,增设具有嗅探功能的感知设备,实时掌握商圈内客流量的数据信息,为进一步开展社会治理、应急处突提供可靠、有效的底层数据。

许顺华提到,“微脑”平台还链接了公安监控、虹桥龙柏派出所“安防一体化”智慧平台和闵行城管综合指挥监管平台虹桥中队数据端口,实现了平台融合、数据联通,力争达到“一屏观全镇、一屏管方圆”的目标,为高效处置、灵活指挥、高速响应提供了信息保障。

作为金汇、上虹区域处置网格长,李栋梁每天必来平台打卡。他表示,“微脑”的搭建让处置流程更加扁平化,无需经过更多的流程跳转和回复等待,一张屏幕、多种模块,逐个点击;发现问题、一键呼叫、现场指挥解决。过去以汽车公里数、双腿步数单线条式的社会治理模式,已逐步进入数字化网络纵横阡陌的社会管理新局面。

这也是城运“大脑”功能传递到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深入贯彻虹桥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多格合一、高效处置一件事”运行机制的新举措。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虹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