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晶 华阳是“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时代的坐标,华阳街道深化拓展新时代党的“凝聚力工程”建设,3月13日下午,长宁区知新荟华阳路街道分会在武夷路295新海艺廊正式成立。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奇,长宁区委统战部副部长葛菲,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街道办事处主任林子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慧颖,街道办事处调研员、副主任张军,长宁区委统战部党派科等出席会议,知新荟华阳分会成员等30余人参加大会。 为了扩大对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服务覆盖面,华阳路街道在原有的长宁八八凝空间、德必易园设立新友驿站的基础上,增设了4个联系服务点,分别是武夷路295新海艺廊新友驿站、恩理禾新友驿站、方糖小镇新友驿站、虹桥智谷新友驿站。 此外,在筹备分会时,华阳路街道主动对标区服务团加强学习交流、主动服务大局、参与社区治理、深化联谊交友四大职能,得到会员们的积极响应,“新微堂”“爱相融”“创客贴”“实操坊”4个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会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奇在讲话中代表区委统战部向知新荟华阳分会的成立及第一届理事会的诞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3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能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鼓励支持会员们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履职方面“双岗建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责任和使命;二是希望能够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认真总结提炼区域特点活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三是希望能够始终坚持练强内功提升能力,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在服务国家、反哺社会中赢得自身成长发展。 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为活动致辞并向新成立的知新荟华阳分会提出了3点思考:一是“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二是“强服务”,牵好上下联动、街道各服务载体、挖掘会员这“三条线”;三是“集智慧”,当好服务社区的“智囊团”。 成立仪式结束后,知新荟华阳分会进行了首次会员沙龙活动——知新荟定制名片夹活动。知新荟华阳分会的成立,进一步增强了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统战群体的联系与沟通,也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下、各方共同参与的社区自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微堂——服务项目“有格局” 服务项目负责人:朱小虎(上海市长宁区新海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理事长) 服务内容:“新”就是代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微”就是通过武夷路295新海艺廊这个微平台,将大家凝聚起来,增进感情、思想碰撞,建言献策、促成合作。“新微堂”将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畅通参政议政渠道,为推动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爱相融——服务项目“有温度” 服务项目负责人:郭颖婕(上海恩理禾艺术馆创办人) 服务内容:助力自闭症儿童的“爱相融”项目,培养和发掘孩子的艺术才能,挑选优秀的画作进行版权的注册,通过设计师的二次设计,将画作转化成品牌的商品。“爱相融”将提倡“随手”公益,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来做公益。 ◆创客贴——服务项目“有意思” 服务项目负责人:周佳慧(上海佳和青年创客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 服务内容:“创客”是英文“maker”翻译过来的意思,“创客”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把各自的创意发挥到现实,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我们通过互联网+思维来打造“创客贴”项目社群平台,孵化个人成长和发展。“创客贴”将树立青年群众的文化自信,多元角色、多重价值、凝聚人才、共享价值,致力于让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激发潜藏的个人价值。 ◆实操坊——服务项目“有特色” 服务项目负责人:蔡莹(华阳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 服务内容:“实操坊”主要着眼提升社会组织的能级,推动动优质的公益项目落地。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益体验服务,正陆续推送到我们的商圈、社区、园区,如午间公益课堂,就深受白领欢迎,内容包涵国学、创业、手作、分享等。“实操坊”将打造具有特色的实操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真正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