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晶 雷锋精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体现。雷锋精神并不会随着时代进程而风采不再。 在今年“3·5”学雷锋活动期间,华阳路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还植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不少新元素,那就是现在上海市民最关注的新时尚——生活垃圾分类。 3月5日上午,在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文明实践共参与,分类时尚我先行——长宁区‘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在兆丰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长宁区党建服务中心、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联合主办。长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煜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白燕,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李家蓉,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副会长倪炳生等领导出席活动。 春“锋”行动永传承今年有些新元素 ▲活动第1章:表彰篇▼ 2018年,长宁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建设更趋完善、常态运作更具规范、服务功能更加突出、品牌培育更见特色。 活动伊始,领导为获得上海市进博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优秀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为获得“上海市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创新创优’示范中心”称号的北新泾、程家桥、天山、新泾镇等4个社区志愿服务中心颁发了奖牌。▲活动第2章:展示篇▼ 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垃圾分类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环境与素质。现下,上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声势浩大,垃圾分类已成为申城的乐活新时尚。在华阳路街道,试问“垃圾分类哪家强?”陶安小区肯定榜上有名,其中,社区志愿团队——“和陶”自治团队的潜心工作功不可没。活动现场,和陶自治团队的“垃圾分类”先锋们集体上台,分享了他们的做好这桩新风尚的经验谈。 此外,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倡导广大长宁市民动足脑筋、想尽办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作出很多优秀文艺作品。活动现场,长宁各个街镇的社区居民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垃圾分类变成新时尚。 ▲活动第3章:展望篇▼ 为做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宣传倡导践行工作,近期,长宁区委组织部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垃圾分类新时尚,我是党员我先行》倡议,号召全体党员同志行动起来,共同倡导垃圾分类,共同肩负建设生态之城的历史责任。 活动现场,来自华阳路街道各居民区的党组织代表、物业管理党员代表、环卫行业党员代表和园区楼宇党员代表分别代表各自工作领域,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的号召。 同时,与会领导为长宁区垃圾分类新时尚党员志愿者宣讲队及11支分队授旗,宣告长宁区垃圾分类新时尚党员志愿者宣讲队正式成立。 ▲“打卡”雷锋日集市▼ 在今年的“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上,主办方还精心设置了志愿新服务、志愿新时尚、志愿新力量3大服务、体验、展示区域,这些展示区域今年还有了一个新名称“雷锋日集市”。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雷锋日集市”吸引到了长宁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者代表以及来自长宁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义工队专委会以及华阳街道的各行业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 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都能看到我们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默默付出的身影,为此华阳路街道近期开展了寻找华阳“最美志愿者”的活动。经过初步遴选,街道遴选出其中15名优秀典型,在“‘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特地设立了展示区,让广大市民为其踊跃点赞。在“雷锋日集市”中,不少活动摊位都拥有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生活垃圾分类。市民们不但能在活动中了解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实施成效;现场还布置了不少 此外,“雷锋日集市”还特设了便民服务、医疗保健、物业咨询等逾百项项服务,志愿服务氛围格外热烈。其中,不少新技术也来到了活动现场,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式地观摩“生活中的雷锋”影像,这份体验可真是够炫酷。 助力共治“新时尚”社会组织“有方向” 2018年,上海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也是在去年华阳路街道华一居民区书记带着18楼高层小区垃圾分类要如何推进”这个问题,与前来参加社会组织项目需求对接会的社会组织——凝爱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擦出了火花。 助力“生活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只是一个开始,华阳路街道的社会组织助力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仍在继续。3月18日,“‘益’起成长·共治华阳”2019年华阳街道社会组织项目需求对接会在华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顺利举行。长宁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长宁区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陈汉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仲静云出席。来自街道各职能办公室、中心、驻区单位、居民区等方面的项目需求方40余人参加了本次对接会。 会议伊始,众人首先对2018年华阳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进行了回顾。来自华阳社区青年服务中心、长宁区美术专修学校、尚善阳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凝爱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代表分别对社区公益创投项目——“E趣”社区青少年趣味教育、社区基金会项目——“七彩人文之路”、居民区自治金项目——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垃圾分类“0桶计划”等进行了成果分享。 在社会组织推广展示环节中,润一社区公益发展中心、合恩公益救援中心、知行一心理咨询服务中心3家社会组织各显神通,除了图文讲解项目之外,还通过现场收纳教学、急救包扎和心理游戏互动的形式,让需求方更加直观地了解项目,为后续的对接打下了基础。 随后,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对接环节正式开启。21家社会组织与街道职能办公室、中心及居民区的驻区单位代表进行项目需求对接。在互动中,社区需求方代表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组织服务资源与典型案例,社会组织进一步掌握了社区、居民区的实际需求,为推进供需精准对接搭建了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对接会不仅为社区和社会组织创造了牵手的机会,也为社会组织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会上,不少需求互补的社会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次对接会为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之间搭建了桥梁,活动在去年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社会组织和项目,涵盖了居民自治、垃圾分类、养老服务、应急救援、国学教育、阅读推广、心理讲座、专业调处等十余个种类,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鲜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