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沿街商铺创出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新方式”

一年多来的努力,换来华阳更为靓丽美观新街貌

“社会市民看门责”活动
针对商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宣传
定西路沿街商铺进行垃圾投放

□记者 周晶

在市、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华阳路街道以国际精品城区创建为目标,以“美丽街区”创建为契机,发挥党建优势,凝聚发动商家共同参与责任区管理工作,并首创“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新方式,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

通过一年的努力,华阳路街道“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新方式取得了扎实的成果,并形成了“管理、作业、自律、执法”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责任区管理新局面。

沿街商铺垃圾产生后怎么办社会市民来到华阳“看门责”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扩大市容环境管理的社会参与度,6月27日上午,由市绿化市容局组织,市绿化市容局、市住建管委、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城管执法局等相关负责人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媒体代表等社会市民共同参与,以长宁区定西路(愚园路-延安西路)为点位开展“社会市民看门责”活动。

参观活动从定西路1289号华阳路街道办事处门口起一路向北代表们沿途边走边看,华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林子岳陪同参加活动。

11点,一辆垃圾收运车停靠在定西路安化路附近的街边。附近几家餐饮店的店员或拎着黑色大垃圾袋或抬着餐余湿垃圾桶,陆续前来投放。清运工一一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偶尔发现混装的塑料袋、餐巾纸时,当场提示店员拣出,分彻底后才“对号入座”投进相应桶内。记者在清运车上的三个垃圾桶内翻看,各类垃圾几乎没有混装。投放完毕,清运工蒋留军在每日记录表上记下商户垃圾分类质量。“分得好就能拿积分牌,月底可以换垃圾袋和抹布等清洁工具。”蒋师傅说。

商户店内分好垃圾,每天两次送到门前流动清运车,分得好拿积分卡兑换垃圾袋,分不好不收运须重新分……市民代表对华阳路街道创新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打造靓丽美观新街貌、责任区管理等工作进行“看成效、听介绍、找问题、提建议”,一圈走下来,这样的模式获得市民代表的肯定。

活动中,华阳路街道综管中心副主任戴一卿还就商家“一店一档”信息管理系统、沿街商铺垃圾分类上门收集的“看、查、说、做、记”五步工作法、门责管理小程序等多个创新工作方法向市民代表进行了介绍,并现场模拟演示了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流程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流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阳路街道17条道路的723家沿街商铺都采用这一先分类、再上门收集的定时定点投放方式,且通过“一街一账、一路一表、一店一档”的信息化管理档案,配合商户运营时间,规范收运操作流程,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驳运的“一条龙”运作。此外,街道还使用“门责管理小程序”图文监督店铺垃圾分类、投放等门责制执行情况,不良纪录超过9次将被移交城管部门处理。

商区美观新街貌这样打造

管理、作业、自律、执法“四法协同”

●信息化管理“促长效”

中山商圈作为长宁区的重点商区,也是日常管理的重点,怎么样进行快速处置,信息报送,达到常态长效,成为了精细化管理的新课题。

长宁区首创利用“门责管理小程序”对街面情况进行快速处置和“一店一档”信息更新,确保街面管理的及时有效、业态调整的及时更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责任区管理常态长效。街面上,非机动车按要求整齐停放线内,乱堆物、乱悬挂现象基本消除,跨门营业现象也已全面杜绝,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绣花针式作业引领“新时尚”

精细化管理和绣花针式的作业是长宁区创建国际精品城区的重要举措,2018年,华阳路街道率先试点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通过细致耐心的排摸,对辖区内所有沿街商铺的业态种类、经营时间、垃圾去向等进行了梳理,并制定收集方案,明确收集要求,对所有商家逐一上门宣传告知,做到“无死角”。

定西路更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并于2018年8月创新试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新模式,总结了“看、查、说、做、记”五步工作法。所有工作内容都以台账方式进行登记,确保试点工作细致到位,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也成为华阳路街道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党建引领推动社会单位“齐参与”

定西路现有沿街商铺120家,以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优势,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建立了5个自律小组(23家、27家、35家、23家和12家),并分别组织商家进行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工作培训,定期开展责任区活动,通过参加自律组织后,商铺对门责管理各个细节了解日趋清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日益增强。

特别是参与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的热情日益提高,对主动参与、分类准确的商铺发放“积分卡”,进一步提高商铺的积极性。一年以来,定西路沿街小包垃圾数量明显下降,定西路商铺每天分类的湿垃圾达13桶,干垃圾达30桶,营造了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网格化综合整治“破顽症”

街道每两周召开一次网格化例会,各行政职能部门会商解决一些市容顽症问题,通过综合整治,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破解难题。去年定西路有一家新疆羊肉串店,存在跨门经营、油烟扰民、垃圾乱扔等责任区问题,周边居民投诉不断,也曾多次整治,但单兵作战效果不佳。

通过网格化平台,街道组织各方执法力量,城管、市场、公安、环保进行综合整治,破解了长期存在的扰民问题,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点赞。

在华阳,不止是社区和家庭,沿街商铺已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创新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新方式,打造靓丽美观新街貌,华阳人将继续凝心聚力,稳步前行。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