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晶 整理报道 2月10日起,上海许多楼宇园区中的企业逐渐复工,如何有效防控疫情“工作环境传播”成为了关键。华阳路街道统一部署,33栋楼宇园区物业分类施策,一丝不苟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列清单+建流程明确工作职责 华阳路街道根据市委、区委防疫工作要求,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制定了针对企业、楼宇园区、商场超市、建筑工地、酒店、住宅小区、居委会、沿街商铺等八大类防疫工作清单。其中《华阳路街道楼宇园区防疫工作清单》确定了5个方面、21项具体任务清单,并用图表的方式建立了“楼宇园区企业返沪人员登记”“企业员工进楼宇园区”等工作流程,为楼宇园区提供清晰具体的防疫工作规范。各楼宇园区迅速行动起来,严格执行《清单》和《流程》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为企业复工进行防疫保障做好各项准备。 土办法+新科技守好楼宇园区门 荣兆商务楼、德必园区、武夷商务中心等楼宇物业采取了“土办法”——发放出入证。物业提前收集复工企业员工信息,制作《员工出入证》,上班后员工凭“一人一证”才能进入楼宇园区,再次进出只需检测体温,不需要重复登记,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出入楼宇的检验程序,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方便做好其他人员的劝退和疏散,为楼宇园区安全增添了一道有力屏障。 不起眼的“土办法”在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大上的“黑科技”同样大显身手。兆丰广场第一天复工的员工们感到奇怪,进入楼宇为什么没有人拿着额温枪测量体温?原来,大楼内已经安装了热成像人体测温仪,楼宇员工在进出楼宇时无须一一测温,通过测温仪可以快速精确地发现体温异常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近距离测温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扫码牌+隔离带管好楼宇园区人 目前,辖区内33栋楼宇园区,均已建立起“每日一报”制度,及时上报每天的复工情况和返沪人员健康信息统计工作。很多楼宇园区都非常重视企业和员工的健康状况信息登记工作,主动制作单位版和个人版二维码立牌,放置在入口的醒目处。 楼宇大堂前还纷纷架起了小方桌,拉起了隔离带,由检查人员对进入楼宇人员逐一登记,并检测体温,填写完毕后方能进入。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楼宇复工情况,新时空国际商务楼将过年期间无人上班的单元全部停水,企业复工需找物业恢复供水,物业便可及时登记企业复工信息。 严防控+抓复工做好楼宇园区事 为了保障复工人员的安全,楼宇园区物业尽最大努力,抓细抓小,织密疫情防控网。除了楼宇园区中公共区域的日常消毒,他们还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华宁国际广场在机动车入口处铺设喷洒消毒液的麻袋,为进入车辆车胎消毒;辽油大厦对每辆进入园区的车辆喷洒消毒液;龙之梦商务楼中设置了一次性电梯按钮专用纸巾。 为了解决员工的就餐问题,各公司主动提供为员工自带食物的冷藏和加热条件,新联纺创意园还为入驻企业提供集中订餐服务,降低了外出就餐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严防疫情潜入的同时,企业也纷纷采取措施,抓好错时错峰有序复工,尽可能降低疫情为企业带来的影响。德必易园为了避免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鼓励大家就近园区办公,并组建“员工爱心车队”,用私家车接附近同事上下班。 长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平稳运营,要求全体员工采取“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微信工作群及时传递信息。 戴尔公司严格执行“错时上班、轮流上岗”,原本可容纳数百人的办公楼显得有些冷清,目前复工率在三分之一左右,根据公司要求所有外地同事返沪后,要在家隔离满2周,有条件的可以居家办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