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晶 整理报道 2019年12月,华阳路街道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定向招录了8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经过历时5周的培训,在2020年1月中旬正式到居民区任职,占到了整个居民区书记队伍的三分之一。没想到到岗后短短一个星期,全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吹响了疫情防控的集结号。 “宝武书记”们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他们从管理到治理,在创新中提升本领;从面对机器到面对百姓,在服务中展现情怀;从小家到大家,在奉献中凸显担当,成为了筑牢社区铜墙铁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股生力军。 从管理到治理 创新中提升本领 从企业转岗到社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宝武书记”们将企业管理的手段,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加以变通创新,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法宝”,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更多可复制的方法。 潘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陈国雨 自上海推行小区“封闭式管理”以来,潘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国雨绞尽了脑汁,想方设法加强辖区内无物业小区的管理。武夷路413号、415号仅有40户家庭,没有物业管理,陈国雨于是发动小区志愿者轮流宣传、巡查,一起守好自己的门,居民们还重新启用了小区的铁制大门,采取白天“群防群治”固守,夜间“锁闭大门”自管的方式,实现了全天候“封闭式管理”。武夷路491弄18号、20号也属于此类情况,陈国雨了解到马路对面的小区是有物业管理的,于是立即联系潘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辉寻求“代管”帮助,王辉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协调资源,最终得到了物业的支持决定与居委会联手,管好武夷路491弄两边的住宅小区,并统一制作了“居民出入证”,牢牢守住社区防线。 华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周杰 随着外来返沪人员逐渐增加,怎样才能让排查工作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华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杰辗转难眠。“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干脆像从前在公司一样搞个头脑风暴。 第二天,周杰立即召集了居民排查队商议,队员们纷纷出谋划策,不如将登记二维码纸张像“封条”一样粘贴在无人在家的房门缝上并按户记录位置,当有人归家时必须揭下纸张才能进入,排查队每天上下午两次入户再次排查时,就能从纸张揭落情况及时判断是否有人归家。这一举措实施后,既减轻了排查队和楼组长重复登记的负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居民们看到这层“封条”纷纷表示感觉更安心了。 陶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葛俊 在陶家宅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葛俊看来,社区治理与企业管理本质上并无不同。他化身为“项目经理”,将宝钢PDCA管理体制运用在口罩登记发放工作中。第1步PLAN(计划)——召开居民区“两委”班子协调会,制作登记台账,党员带头组建防疫突击队;第2步DO(实施)——居民区党组织携手“三驾马车”,提升小区安保力量,有效降低居民大排长队的现象;第3步CHECK(检查)——每日对接街道口罩网格点的联络员,核实口罩发放的数量,次日反馈未购买的凭证号,居委会再通知居民前去购买,做到100%无遗漏;第4步ACT(行动)——边做边总结口罩预约登记工作的经验,听取居民对于口罩预约工作的意见,不断优化口罩预约工作。 从面对机器到面对百姓 服务中展现情怀 “一枝一叶总关情”,居民区工作不仅需要硬本领,也需要软情怀。虽然到岗时间不长,但“宝武书记”们已经体会到,只有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思利民之事,行为民之举,才能做到与群众鱼水相融。 姚家角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周毅 王阿姨是一位患有间歇健忘症80岁独居老人,原本与邻居吴阿婆搭伙吃饭,不料除夕当日吴阿婆去世了。王阿姨唯一的弟弟又联系不上,她的一日三餐如何解决成了难题。 姚家角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毅和同事们商议后,决定在这个特殊时期,担负起党组织的责任,王阿姨一日三餐暂时在居委会解决,由每天值班人员负责购买或制作,还要接送王阿姨用餐。居委会还及时为王阿姨提供口罩,叮嘱她不要随意外出,确保老人能安全、舒心度过这段时期。 苏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韦菲 第一轮居民区登记预约购买口罩开始后,苏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韦菲带领居委会干部们忙碌着各种准备工作,在第一书记张长华的提醒下,韦菲想到了社区里行动不便、无法外出预约登记的离休老干部、老党员、孤老、独居老人等等。于是韦菲和居委会干部一一给这些老人们打电话,让他们安心在家,居委会帮他们登记信息,排队排到后帮他们去购买口罩送上门。居民们纷纷为居委会提供的温馨服务点赞。 建宁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马开骏 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某小区业主群中大家议论着防疫进展,一开始也夹杂着不少对物业的“不满”,一波波“投诉”很快传到了建宁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马开骏耳中,他知道党组织是时候站出来发声正言了。 马开骏立即要求党员和楼组长,把目前小区的疫情防控进展在微信群里通报,同时将物业在此次战役中“响应快,效率高”的成绩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群里做了公布。业主们纷纷转发,口口相传,他们关注起身边的“真相”,业主群里的表情包也从“质疑”变成“点赞”,业主们还自发将自己预约成功的口罩名额“捐赠”给物业保安;此举还促成了物业、业委会和居委会三方议事群的建立,每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高小区防控能力。 舍小家为大家 奉献中凸显担当 自疫情发生以来,“宝武书记”们已经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逾一个月,他们有的冒着冬雨在小区门口蹲点,有的一天上下万步楼梯排查返沪人员,有的不惧危险为居家观察人员送菜,就这样不舍昼夜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长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张健 长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健的家人都在南京,然而疫情紧急,他果断放弃了回家过年的计划。春节期间,他在安排好居委干部值守的同时,仍然一天不落地出现在居委会,和大家一起扑在防疫的第一线。节后,他更是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小区之间,组织物业做好小区安全布防、针对居民宣传防疫小贴士、发放小区居民通行证等,每天都为了尽可能地守护好长二每一户居民,不断地想方设法做好工作,筑牢阻击疫情的防护屏障。 华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戴明荣 华二居民区副书记戴明荣是“宝武书记”中最年长的一个,但是为了保证万航小区“封闭式管理”的力量,戴明荣主动请命去小区门口值守。“36.7℃,正常。”“没有通行证?从哪里来?”小区门口,他仔细盘查着人员动向,并做好实有人口登记,严控外来车辆进入。戴明荣身材魁梧,偶尔遇到一些不耐烦的居民,对着做健康登记的女同事“喉咙响”时,他总是挺身上前,对方往往会立即收敛。 飞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丨李超毅 相比其他几位“宝武书记”,飞乐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李超毅算是社区的“老人”了,他是2018年从宝武集团转岗来到华阳路街道的。在抗疫过程中,他凭借对社区的熟悉,第一时间启动了居民走访排查。 为了加强对小区的“封闭式管理”,李超毅针对辖区内的售后公房和老洋房等不同小区形态分别制定方案,带领着居委干部们日夜巡察,牢牢守住居民家门、楼道铁门、小区大门的“三扇门”。在巡察小区时,他发现个别洋房铁门有锁芯生锈的情况,居民为了图省事,进出只是将门虚掩,于是他立即联系托管物业进行维修,消除了小区的安全隐患。 华阳路街道是“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而“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凝聚力精神也是宝钢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如今,“宝武书记”们来到华阳,在时光的起承转合中,他们定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深化华阳新时代“凝聚力”工程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