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如果有人敲门问你姓名、年龄、职业、从哪里来、家有几口人、人均几平米……别着急关门,也别害怕!这是人口普查的入户调查了啦!至于普查的具体内容、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往下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入户几次? 摸底阶段一次:2020年10月11日—10月25日进行摸底入户,您可以选择正式登记是入户填报还是自主填报。 正式登记阶段一次:如果您选自主填报,那10月11日起就可以用手机填报了;如果您选择入户填报,那么普查员会在11月1日起第二次来到您家进行填表登记。 长表登记阶段一次:短表结束后抽取百分之十的住户进行长表登记,如果您被抽中,普查员将会于11月16—30日进行第三次入户。 事后质量抽查阶段一次:为了确保数据质量,将会在2020年12月抽取极少数小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这时普查员将再次入户。请您为他们开门。 ●普查如何进行? 根据要求,普查表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普查短表、死亡人口调查表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普查员入户询问并当场填报,或由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等;普查长表、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采用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入户询问、当场填报的登记方式。 ●普查哪些内容? 短表包含住房面积、受教育程度等19项内容。 短表填写时间为:11月1日—11月15日,一共19项内容。户填报的项目:户别、本户应登记人数、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出生人口、本户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的死亡人口、住所类型、本户现住房建筑面积、本户现住房间数;个人填报的项目:姓名、与户主关系、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普查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地、户口登记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受教育程度、是否识字。 普查长表填写时间为:11月16日—11月30日,一共包含了48个项目。户填报的项目(在短表基础上,增加了这些内容):房所在建筑的总层数、承重类型、住房建成年代、住房所在建筑有无电梯、主要炊事燃料、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住房内有无厨房、住房内有无厕所、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住房来源、月租房费用、拥有全部家用汽车的总价等等;按人填报的项目(在短表基础上,增加了这些内容):工作情况、经常工作单位或生产经营活动所属类型、行业、职业、未工作原因、主要生活来源、婚姻状况、初婚年月、生育子女数、居住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等。 ●普查员都是谁? 主体是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干部及社区工作者。市统计部门介绍,此次普查中: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员、每个普查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需持证上岗。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主体来自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干部以及社区工作者;各区和乡镇(街道)人普办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来解决人员的缺口问题,即选聘其他人员(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借调、来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社会招聘、利用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实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队伍) ●为什么要普查? 为制定完善未来收入、就业、养老、社保政策提供依据,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如何保护人口普查对象合法权利? 法律规定,统计中获取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为了充分保护每个普查对象的合法权利,取得普查对象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在保护人口普查对象权利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