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美好生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华阳路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员干部队伍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聚焦民生实事,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本着“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实事·民情民意

让“金点子”变成“金钥匙”,华阳路街道上线人民建议征集系统

今年以来,华阳路街道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立足群众需求,创新工作载体,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整合资源、打通渠道、扩宽平台,建立深入百姓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走进决策视野的建议征集渠道和平台,华阳路街道正式上线人民建议征集系统。

让群众的一个个“金点子”,变成开启城市治理的一把把“金钥匙”,市民可通过关注华阳路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春满华阳”进入主页,点击“乐活华阳”“人民建议征集”填写相关信息和建议,共同为美好华阳献计献策。

办实事·美好生活

献策“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政协委员“履职在街镇”华阳活动小组举行全体活动

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社区治理创新”,进一步优化政协委员了解基层的平台,助推各街镇各项重点工作开展,献策“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近期,政协委员“履职在街镇”华阳活动小组举行全体活动。

委员们一行参观了位于定西路的1235生境花园。大家漫步在蜿蜒的小径内,饶有兴致地观赏各类植物,了解生境花园五原则,即“使用本地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对城市生态系统有了不同角度的认识。之后,委员们一路沿着弄堂步行,参观了定西路1235弄一体化管理的成效。

参观完后,委员们聚焦街道重点工作开展了座谈交流。座谈会回顾了华阳活动小组去年开展调研课题的情况,分享了委员们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在长宁路396颐养宜居街区路管会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相关科室就“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规划编制及项目清单、加梯工作、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介绍;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办实事·精品改造

解民忧、提升居住幸福指数,海厦小区精品小区改造逐渐展露新貌

为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华阳路街道自去年以来围绕迫切的民生问题,启动海厦小区的改造工程,在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品小区改造后,已陆续完成房屋外立面刷新、屋顶修缮、地面污水管道以及墙面彩绘等多个项目,逐渐展露出新貌,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幸福指数,刷新了社区新颜值。

海厦小区主要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位于昭化路518弄,小区共计6栋8层住宅,共有居民467户。历经数十年的风雨磨砺,不少房屋外立面早已斑驳脱落,渗漏水情况普遍,小区环境也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街道从解决居民痛点、难点问题着手,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将海厦小区列为第三批精品小区建设项目。在项目前期,街道、居委、物业、居民代表与施工单位一起,多次就改造方案召开听证会,把居民生活必备的设施全部纳入建设项目。

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改造期间,施工单位不但主动加班加点,争取以最快速度完成改造,并能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主动跨前一步,与街道、居委会、业委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切实做到文明施工、安全实施,将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海厦小区人车混流、道路狭窄、公共空间少、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精品小区改造分别从多方面进行品质提升,既充分展现小区的“老味道”,又赋予其新的功能。

精品小区建设,关乎视觉感受,更关乎民生品质。在改造过程中,华阳街道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思路,从屋面、外墙、楼道、道路、停车位、雨污分流,到架空线入地等,实施全过程管理,让一个个老旧小区全方位展露新颜,实现华丽蜕变。

街道通过借力区重大项目、自治项目等,联合绿管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美术专修学校,叠加打造彩绘文化墙和透绿围墙,打造出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的墙绘作品,使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在此过程中,街道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让群众参与进来,听取群众的呼声、想法、意愿,充分发挥好群众的力量,发挥群众的智慧,建设出更能被社区居民所接受的精品小区。

办实事·送“法”进社区

对照基层人民群众法律需求,华阳邀请法律职业工作者走进社区

华阳路司法所对照基层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近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分别邀请上海市法学会、东方公证处和银都律师事务所的法律职业工作者走进社区,通过系列法律服务活动,推进党史学习、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华阳路司法所邀请上海市法学会组织青年法律工作者到华阳路街道秀水居民区开展“民法典社区宣讲暨法律咨询服务”活动,街道平安办、司法所、居民群众以及居委会法律顾问代表50余人参加了宣讲和咨询。

上海市一中院少年家事庭法官助理谢瑄瑄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讲述了民法典关于继承的法律知识及原理。在现场互动和分组答疑环节,居民围绕相邻关系、继承资格、夫妻财产约定处分等问题向专家学者进行咨询。

上海市东方公证处民事部部长胡晓瑾、公证员李越琪一行三人到华阳路街道,举行送法进社区活动。东方公证处人员与当日窗口值班律师联合,共同接待了社区居民法律咨询,为前来咨询的居民发放了宣传资料,讲解公证法律知识,特别结合《民法典》颁布后,结合群众办理公证的案例,对婚姻、继承、证据保全等进行了宣传解读。

银都律师事务所唐璐律师在潘西居委会开展了一场以防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公益讲座。从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及如何预防等方面,介绍了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切实防止电信诈骗的发生。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