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楼宇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楼宇垃圾分类进行时 已开具责令整改书18份

推进小组进行巡查工作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至今,由街道市容所、城管中队、房办、网格中心、党建办、党建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的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深入辖区30幢商务楼宇,联合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排摸楼宇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落实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总结有益经验,切实推动楼宇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创新。第一周,该推进小组共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18份(1份为楼内商户),其中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案件11起,未按规定设置分类收集容器案件7起。

为做好垃圾分类这件“最困难”的“简单事”,共创绿色楼宇,共筑绿色商圈,根据几天来的巡查情况,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就第一阶段巡查情况开展了分析和研判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现阶段楼宇垃圾分类工作的共性问题:未按规定设置垃圾收集容器、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未建立分类垃圾清运台账、垃圾分类宣传氛围不浓、垃圾分类意识有待全面提升、尚有垃圾桶放置和分类标志不一致情况、部分装修垃圾暂存点未设置相应标志。

当然,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楼宇还是大多数,在发放回收告知书、清运台账、楼内投放点摆放、箱房整洁度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静安中华大厦“红色模式”引领下的垃圾分类工作更是成了“身边标杆”。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楼宇物业方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商圈楼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贴心地梳理罗列了几个改进意见:

第一,改进硬件设施,必须在楼宇垃圾集中处理点配齐四分类垃圾桶,对应张贴分类标志,并按分类垃圾实际产生量购买符合规定(咖啡色湿垃圾桶120L、黑色干垃圾桶240L、红色有害与蓝色可回收垃圾桶120L/240L均可)、数量充足的垃圾桶。

第二,建议楼宇垃圾集中处理点配备一名垃圾分拣员进行二次分拣,并对分拣员开展分类指导培训。

第三,根据楼宇实际需求,在其它公共区域设置收集容器的,湿垃圾,干垃圾两类收集容器应当成组设置(大小、规格无统一要求),对于湿垃圾较多的楼层可以增设湿垃圾桶,并对应张贴分类标志、分类指南等。

第四,确保集中垃圾处理点和楼内垃圾投放区域的卫生整洁,定期清洗垃圾桶,确保桶身干净、减少异味。

第五,建立并按时记录分类垃圾清运台账,彻底消除混投混运情况。

第六,在楼内进门口、电梯处、垃圾投放点等关键位置合理安设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分类指南等固定宣传物,营造良好氛围。

第七,积极牵头或配合开展好楼宇垃圾分类宣传发动活动,呼吁并监督入驻企业践行环保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第八,要规范各类办公、营业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结合楼宇自身特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方法,并形成常态长效管理制度。

在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的第一周里,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在重点做好第一阶段全覆盖巡查工作的同时,推动问题及时解决,还开展了“主动、靠前”的指导服务:在30个楼宇内建立起志愿者队伍,包括职能管理部门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制作并详细记录《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垃圾分类情况检查表》,在执法检查同时,精准调研楼宇垃圾分类现状、难点和需求,同步做好宣传发动、现场指导工作;汇总楼宇宣传物料、分类标志、分类指南等制作物的需求量,统一印制分发并指导张贴等。

以上的共性问题和改进方向,希望能作为参考与借鉴,为辖区30幢楼宇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接下来,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还将继续做好督促整改、亮点打造、精准培训、宣传发动等推进工作。希望各楼宇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主体之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规范分类容器配置、规范分类清运渠道、规范保洁人员作业、规范分类宣传告知,引导楼宇自觉分类。各入驻企业也要发挥主体作用,做好源头分类减量工作,承担起“垂直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应尽之责。各楼宇党组织要发挥党建引领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率先垂范,带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将现源头减量工作变成党员新时尚。

(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静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