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佳逸 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材药业)一直是静安寺街道辖区内一家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公司有自己的党支部,许多活动都提倡党员先行。而这一切的背后,和卫材药业总经理冯艳辉密不可分,她鼓励员工们聆听并了解患者,在参与公益的同时,也能促进本职工作。 ▲践行社会责任 卫材药业是一家以研究开发医药产品为主的外资企业,在冯艳辉的带领下,以人力资源部为主导,秉承公司“关心人类健康”的企业文化,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通力合作,开展了“黄手环”等公益活动,帮助公众改变对阿尔茨海默病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公司五年多来共捐赠24.5万只黄手环,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的基本信息记录在手环上,当他们走失后能在他人帮助下,迅速找到家人。活动覆盖人群以静安寺辖区居民为主,也辐射其他辖区,累计服务患者10.8万人次。冯艳辉表示,开展“黄手环”公益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卫材药业的员工每年至少拿出1%的时间去接触患者及其家属,只有亲身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和未被满足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完善工作中的细节。在了解患者的过程中,冯艳辉发现,患者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其实老人在患病初期已经显现出端倪,例如丢三落四,多疑等,但家属一般都认为,老年人记忆力差是正常的。 这样的误区让冯艳辉痛心疾首,她不断地和患者家属说:“阿尔茨海默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可以延缓病程发展。”卫材药业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但是,“中晚期时,病人的症状已经影响生活,需要人照料,我们还是呼吁,早治疗,不让病情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 此外,卫材药业用讲座和宣教的形式,开展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义诊,还上门教家属照料病患的技巧,例如,如何用一些疗法唤醒病患的记忆等,年均服务235次。此项目还获得了中国公益节集体奖。 ▲始终不安现状 利用自身特长,带领团队参与公益,时刻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冯艳辉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白领。自2012年底加入卫材药业,冯艳辉一直担任高管,手下管理着近2000号人。 在此之前,她在一家欧美企业从一线销售做起,历经20年,成为了首席运营官。但她没有被眼前的“辉煌”迷了眼,她选择进入日资企业卫材药业,是因为“想进一步学习”。 事实证明,卫材药业与冯艳辉极为“合拍”。例如,公司非常务实且注重效率,冯艳辉也崇尚脚踏实地,擅长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并获得最佳成效。 冯艳辉感到:“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我要做得比下属好,让他们佩服我。但后来我明白我并不是全才,也不是各方面都比下属能干,不能靠一个人‘顶住’企业。作为领导,更应该有宽广的心胸,不仅容纳更方面的人才,用其所长,还要培养、训练下属,提升下属的能力。”有了这样的感悟,冯艳辉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多了。 在冯艳辉的带领下,卫材药业中国区的销售额在全球销售额的占比,从她刚接手时的不到5%提升到如今的超过10%,面对如此骄人的战绩,冯艳辉感慨道:“我想对现在初入职场的白领们说一句,现在不缺聪明人,缺的是坚持不懈的人,只要你明确目标,脚踏实地,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她还会有一些话想告诫在校学生,她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专业的人才,可以在学业上不断发展,比如硕士生、博士生等,如果要做管理人员,在情商、智商上都要高,不能做书呆子。无论如何,在校期间一定要掌握学习的能力,并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