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街道组织开展防范金融诈骗系列宣传活动

近几年,老百姓“钱袋子”被“戳破”的情况屡见不鲜。不法分子的套路越来越深,常常以投资(咨询)类公司、网络借贷平台、虚假金融信息等为依托,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实业发展等旗号,或是表面以“投资理财”为名义,实则以高息为诱饵下套,亦或是打着“感情牌”进行误导哄骗,致使不少居民上当受骗。

“身份证件不外借”“妥善保管银行账户”“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要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的错误观念”……9月18日上午,海园居委会的活动室内,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钱力宏律师对在座的居民们这样说道。

在这次以“让‘套路贷’不再套路人”为主题的法律讲座中,钱律师首先就什么是套路贷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向居民们做了详细介绍。随后,通过讲解工作中遇到的几个真实案例,钱律师深入浅出地为居民们分别讲解了套路贷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如何有效防范套路贷以及被“套路”后的救济途径。

最后,钱律师提醒居民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家人、朋友沟通或报警,不要贪图小利,也不要被陌生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除了海园居委会,9月,静安寺街道司法所在辖区内的其他十个居民区也先后组织开展了防范金融诈骗宣传活动,邀请各居委的法律顾问为居民们授课。例如四明居委会的《套路贷“套”到你了吗?》讲座、华山居委会的《防诈骗、防套路贷》讲座等等,法律顾问介绍当下最新的诈骗手段,讲解如何识别与防范,为居民敲响警钟。

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种类有哪些?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指的是非法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

校园贷“上岸”,也叫以贷养贷,从一个非正规平台贷款偿还另一个非正规平台的贷款,导致陷入巨额债务中难以自拔。

套路贷,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虚假诉讼”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虚假金融广告,通过各种渠道平台投放非法金融广告,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通过吸引眼球的广告内容诱骗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

如何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的错误观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了解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有问题向银行等正规机构咨询。妥善保管好您的银行卡账户、网银盾、身份证号、手机号等私密信息,不设置简单密码,不要借予他人使用,不随意在网上填写,使用时银行卡不离视线,遮挡好密码以防掉包及偷窥。理性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正规金融理财产品,不轻信、不贪利,培养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尽量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公共电脑登录使用网银。

骗子套路再深,也有玄机,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识别和防范,防止第一步踏错,捂牢自己的“钱袋子”,不给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机。(街道司法所)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静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