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荩薇 整理报道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委托第三方,对全市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开展了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2020年下半年度,全市测评得分为81.04,比去年同期上升0.19分,与2020年上半年的80.98分相比也略有上升,静安寺街道更是连续24次蝉联“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保障市容环境 提升管理效能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静安寺街道推行“集中优势力量,保障面上、突出重点”的管理模式,首先集中力量保障街面市容环境,再针对重点、痛点问题进行突破、处理。 街道对街面各支市容环境管理力量进行统筹,加大特定区域和背街小巷的治理力度。全年共处置了流动设摊近1200起、流浪乞讨近300起、沿街面飞线充电近1000起;收集沿街面暴露垃圾约9200次、南京西路乱停放非机动车约9600辆。 2020年,辖区内多个街面市容环境管理的“痛点”路段都多出了路长制视频监控系统。如今,这些路段一旦出现流浪乞讨、流动摊贩、外卖聚集等影响市容环境管理的问题,街面的市容环境管理人员便能快速通过监控发现,及时前往处理。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一直是街面市容的一个难点问题,在静安寺街道也不例外。为攻克这一难题,街道两次牵头城管中队和绿化市容所约谈共享单车公司区域负责人,建立互通机制。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确保能够每天及时地将街道辖区内六个容易“爆点”的点位进行疏导和清运,全年每日平均清运共享单车500余辆,基本杜绝了擅自乱投放现象。同时,街道完善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并划设非机动车停车线约1800多米,在很大程度上缓冲了静安寺商圈周边非机动车的停放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双联”巡查人员是确保街道辖区良好市容环境的重要力量。每天上午9点至11点和下午2点至4点,“双联”巡查人员都会对辖区内街面市容环境和治安状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当场进行执法。对于街道网格中心的派单,“双联”巡查人员更是先期到达现场,率先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走在维护市容环境的第一线。 推进“两美”建设 治理违法建筑 2020年,静安寺街道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街区空间布局,改善辖区广大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对辖区内高架两侧等沿街建筑进行了排摸,将北京西路1620-1648号外立面综合整治工程等7个项目列入了进博会外立面整治实施项目,投资总额1101.4万元。 胶州路始建于1913年,全长约400米,是上海的一条百年老街。2019年-2020年,静安寺街道完成了胶州路上30多家商铺外立面更新改造,通过铺设海绵城市透水砖、弄堂入口整治、建筑立面提升等改造措施,将胶州路从原来零星的“网红店”发展成一条“网红街”。 胶州路靠近繁华的静安寺商圈,闹中取静,道路两侧参天的梧桐树,掩映着许多优秀历史建筑和充满小资情调的网红小店。街道将愚园路“商家联盟”的经验运用到胶州路建设之中,鼓励沿街商户自主更新改造外立面,打造特色小店,进一步提升静安寺商圈后街文化。 在积极推进“两美”工程建设的同时,另一方面,街道全力提升违法建筑治理水平,拆除并销库违章建筑17处,面积2559.04平方米,完成2020年任务量的260%。为了进一步做好违法建筑日常治理动态评价工作,将无证建筑信息录入信息系统,锁定存量。静安寺街道邀请第三方公司对街道整体情况进行排查、补库。同时通过注记工作加大对暂缓拆除违法建筑的管理力度,有效落实产权人管理责任。 随着2020年下半年测评结果的发布,静安寺街道已连续24次获得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社会公众满意度第一名。静安寺街道表示,将剖析街道2020年市容卫生环境状况,保持优势、总结不足,坚持“集中优势力量,保障面上、突出重点”的管理模式,在城区精细化管理中发挥“绣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