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荩薇 整理报道 位于静安寺街道新闸路、常德路口西南角的8个花坛近期穿上新衣与大家见面,将原本光秃秃的花坛进行翻新,铺上了可供行人休憩的座椅,每个区域还配备了可供手机充电的共享设施。近期,一批新增及经过翻新的共享休憩椅在静安寺街道与市民见面,休憩椅不仅美观、实用,而且因地制宜,很好地融入街区环境,为市民打造“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 地处上海最繁华商圈,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在市绿化市容局、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领导小组市政市容专项办的指导下,率先进行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试点,在辖区内“创造”出100处公共座椅。 休憩空间亦是城市风景 晶品购物中心一层的LAVAZZA(拉瓦萨)咖啡是一家网红店,十几个沿街外摆位正对着常德路,最近这些外摆位贴上了“共享座椅”的醒目标识,路过的市民游客不用在店内消费,就可以坐在这些座椅上休憩,享受城市风光。 巨鹿路是上海最有情调的小马路之一,不少人喜欢漫步梧桐树下,逛逛街边小店,感受上海的精致洋气。针对巨鹿路沿途缺少休憩的公共空间这一问题,街道也将在巨鹿路静安段沿途增设若干公共座椅。 静安寺商圈寸土寸金,在市、区绿化市容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街道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通过新增一批休憩座椅、改造一批休憩座椅、共享一批沿街商户店铺座椅等方式,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多休憩空间。 这些座椅形态各异,结合街区文化、园林绿化、艺术美化而设,既是一处休憩空间,也是一道城市风景线。如巨鹿路上的公共座椅,将结合历史风貌区特色,造型中充分运用铁艺、花纹等元素,色彩上呼应周边里弄建筑的颜色,融入街区氛围。座椅设计上也以人为本,如增设扶手,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增设充电点,顺应了现代人生活习惯。 集思广益 搭建社会参与平台 在前期深入调研后,街道邀请了上海市文联、华东医院、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静安寺、白领驿家、会德丰广场、芮欧百货等20余家社区单位和居民区代表参与公共座椅的设计和规划,在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布局、选址、数量、式样等方面充分征求民意。 根据代表们的建议,街道在休憩座椅上增添了红色和文化元素,增加社区简介,并在商场、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增设共享充电等各类便民功能,进一步提升座椅的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生活与工作在静安寺商圈周边的文化名人、社区名人也积极参与,表达了认捐座椅的意愿。这些座椅还将增设“二维码”,市民游客在休息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座椅附近“红色印记”“社区名人”“历史人文”等相关信息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民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把静安寺街道努力打造成一个‘有温度的商圈,可休憩的街区’,吸引更多人停留,享受城市魅力。”街道党工委书记洪明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