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宁首届社区微项目营造大赛成功举办,今年的第二届大赛也因此备受关注。不知不觉,已至岁末,本届大赛也到了收官阶段。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与积累,社区微项目在激发社区活力、培育社会组织、发现社区需求、补足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微项目的立项项目共有28家,比起去年,有了一些变化,不仅鼓励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参与申请项目,社会组织也可以申请项目。其中“23+5”中的“5”就是社会组织项目。 虽然新赛季、新变化,但大赛“始于心,行于微,成于著”的理念没有变。“发始于初心,行动于微小,成就于整体”是微项目大赛的举办理念,也是团队在做项目时要秉承的精神。 本届微项目仍然由四大类型:家园美化类、守望互助类、睦邻活动类、文化传承类组成。 纵观23个居民区项目,记者发现,除了获得2017年度十佳项目并且在本年度准备继续延续的几个项目直接通关,其它项目中睦邻活动类最多,共有12个,占了总体项目的一半。另外美化家园类4个,文化传承类3个,守望互助类3个。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社区居民追求和谐共处、淡化差异、促进左邻右舍相互团结的一种美好愿景和需求。如今,各个居民区的微项目活动已到尾声,并都已做了相关总结。 11月15日,28个微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齐聚西康路的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参与了本届比赛的评审会,各居民区居委会主任作为本次项目的评审参会。通过本次评审,进行经验总结,梳理自治模式,为下年度的微项目大赛奠定基础。本次评审会持续了一天,分上下午两个半场进行。23个社区微项目和5个社会组织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项目的展示和陈述并接受评审专家的提问。 评审会结束后,2018年微项目营造大赛将会评出优秀的微项目奖项。这些优秀奖项将花落谁家?答案将在12月份揭晓,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