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邻里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8户家庭脱颖而出,入围区“最美家庭”

江宁“最美家庭”风采展示

沈人驯家庭
丁惠青家庭
赵汝成家庭

□记者 丁皓 整理报道

为推动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近日,江宁路街道积极开展“静安最美家庭”公众推选活动,寻找江宁最美家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激烈的的角逐,8户家庭从100多户家庭中脱颖而出,成为江宁最美家庭被推荐入围静安区“最美家庭”。综观这些最美家庭,各有各的风采:有的突出公益,有的突出孝亲,有的突出学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一户家庭都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好家风引领好家庭,好家庭传递正能量,本期通过对他们的逐一介绍,来感受一下就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最美家庭。

最美公益之家

资助“希望工程”一做二十年

致力于“希望工程”,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从孩子成长到步入社会,一做二十年……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很难做到,但恒德里居民区的沈人驯一家做到了。

1995年,在上海氯碱化工公司倡导的“希望工程”活动结对中,沈人驯认识了救助学生王小芳,通过资料他了解到王小芳的家庭非常贫困,又接连遭受意外打击,一年前爷爷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次年2月,父亲也因车祸而造成身体残疾,同年8月,弟弟不慎落水被淹死,,接连而至的灾难使得这个家庭的生活举步维艰。

沈人驯的心里如刀割般疼痛,眼前浮现出小芳那张稚嫩的小脸。他坐不住了,当即决定,要为这个苦命的孩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她可以安心学习。由沈人驯牵头,每年的一月和七月,他和同事分两次将爱心捐款寄给王小芳,用以她的学习和生活所需,逢年过节他还寄土特产给小芳。1995年和2000年,沈人驯两次亲自到浙江云和县看望资助的小芳,又捐款给居村小学校长,委托给其他家境困难的学生。这项资助一做就是二十年,一年又一年,小芳渐渐地长大了,沈人驯始终坚持自己的承诺,用自己的爱心培育小芳的成长,在她人生的困境中向她伸出温暖的手,扶持着她稳步前行。

如今,曾经幼小无助的孩子已长大成人,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小芳终于可以自己面对生活,努力生活。在她的心里,始终牢记着是这位沈叔叔给予了她成长的支撑,给予了她生活的支柱和勇气,这种感恩将陪伴她一生。不久前,小芳邀请沈人驯参加了她的婚礼,看着小芳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沈人驯说,这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多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沈人驯一直在说:“我们稍微省点就能帮助孩子们了,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可以好好地生活下去!”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他的爱心一次次给了小芳战胜困难的勇气,用爱心告诉她社会的美好。

沈人驯的这些善举得到了爱人的大力支持,沈人驯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真心待人,与邻居和谐相处,热心公益事业,他们家庭也十分注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同打造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最美健康之家

为“健康”社区保驾护航

家住海防村居民区的丁惠青有着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她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上有长辈,下有子女,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但是心态很健康,从不因自己忙碌而耽误参加社区公益服务。

丁惠青曾是一位女军医,从部队退役回来后,她便积极投身社区公益事业,无论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医务服务,还是社区的各类公益活动,都是她平时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之一。

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这位退休的热心女军医为丁医生。在丁医生的组织与带动下,小区里的拳操队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老年人的健康,丁医生不惜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义不容辞地当上了一名志愿保健医生。每逢周六,她都会在社区活动室为社区居民义务量血压、普及医学知识、进行医疗保健咨询。

在小区里,无论是拄着拐杖的老人、拎着菜篮子的阿姨,还是挽着小孩的年轻妇女,许多都得到过丁医生的热情帮助。而对于附近小区的居民,丁医生也总是一视同仁,怀着满腔热情地接待着一个又一个,并总是能让他们有所收获。面对着居民们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真挚感谢,丁医生却只是摆手笑笑,她觉得能为大家出一份力是她的光荣,也是她力所能及的。

为了丰富小区文化生活,丁惠青特意自己掏钱买书,在大楼里自发组织学习小组,当起了组长。每逢周二下午,定期为大家讲时事、讲医疗保健知识,做到:学前有准备,学中有记录。外出听课,丁惠青总是认真记录,回来仔细讲解给大家听,还结合实际启发大家投入学习讲内容。在丁惠青的带动下,学习小组的参与人员也在不断增加。

丁惠青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在社区里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她把自己的电话向小区居民公开,告诉大家有事随时随地都能联系她,她用真诚向社会奉献,用爱心传递真情,充分展示了新时代知识女性的风貌。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以为民服务的精神,维护着小家健康,更为给社区大家带来了健康。

最美敬业之家

爱岗敬业代代传

蒋家巷居民区有这样一户四口之家,父母爱岗敬业,在工作领域表现突出,又十分关心社区,积极投入社区的公益事业,一双儿女虽小小年纪也是十分优秀,专注学业的同时,还是小小志愿者,这就是赵汝成家庭。

赵汝成,家庭的男主人,玛汀瑞亚汽车配件(上海)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该公司作为加拿大上市公司,全球100强汽车零配件公司,2012年正式入驻中国市场。他带领团队创立亚太区域财务中心,为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部成立时,他将国际先进的ERP管理系统引入公司财务管理,建立完整、高效的财务体系,通过国际先进的财务软件引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促进了公司在中国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2012年至2019年7年时间,公司销售额从4千万元快速增长到3个亿。在为其所在跨国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他极力扶植产业链下游企业,根据企业特点为诸多中小、小微民营企业的管理工作,特别是财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极大帮助,在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丁宁,家庭的女主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研究室馆员,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失智社区干预项目特聘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家巷社区家委会联合创始人。

她专职从事中共创建史基础性研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专门研究工作,著有《腾蛟起凤——中共二大历史影像图录》等著作及论文。为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等多位国家领导参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作专业讲解。

丁宁打破职业边界,自愿无偿参与解决相关社区问题。2014年迄今,在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失智社区干预项目中为100余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人提供老年心理科普知识普及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累计时长达500小时,2018年创办蒋家巷社区家委会,探索在社区背景下,以亲子为切入点打造熟人社区的社区服务理念。第一年项目推进效果显著,社区目标参与人数增长97.2%,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家委会志愿者队伍。

赵延天,静教院附校四年级学生。专注于学业同时,热心公益事业,在蒋家巷社区担任社区志愿者。在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工作提供服务,在社区青少年群体中营造志愿服务光荣的道德风尚,感召社区内更多青少年投身到自愿服务的实践中。2016年,他被评选为静教院附校校园之星——爱心之心,2019年被评为静教院附校校园之星——志愿之星。

赵汝成一家在工作岗位中发扬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更把这种品质在家庭中潜移默化,营造良好的家风。爱岗敬业的家风家训与传统的家教融为一体,在家庭成员中相互影响、代代传承。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