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聚焦双条例实施进展 广泛了解民情民意

街道开展上半年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来江宁社区
人大代表进社区实地走访

□记者 丁皓

江宁路街道有着全市首个挂牌的人大代表居民区联系点,也有着设立于街道层面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所以街道人大工委除了自身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代表活动展开等日常工作,还肩负起更多的职责。近年来,居民区联系点工作稳步提升,立法联系点为全市的法治建设做出了贡献,街道在主动服务保障、激发代表履职自觉性上成效明显,形成了代表们广泛参与、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日前,市、区人大代表进行了上半年集中联系社区活动,20余位代表们深入各自联系的选区,了解民生,听取民意,广泛地听取了居民们最真实的心声,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代表们集中进社区主要聚焦于《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两个条例的实施推进情况。

此次活动分为了两个时间点。5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率先参加了街道2019年上半年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与他同行的还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豪,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袁令莉,市人大代表潘书鸿,区人大代表吴蔚、康志坚。在北京居委会海关二村小区,徐泽洲一行察看了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他向“绿色江宁”志愿者仔细询问垃圾分类相关问题,并察看了设备;在恒德里居委会,徐泽洲详细了解了“0里通”小区综合治理专业服务站工作流程以及聂耳故居保护情况,询问了居民区乐龄助餐点的日常运作模式。结合《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在街道层面的实施情况,区人大代表康志坚、吴蔚以及来自天河、三星坊、蒋家巷居民区的居民代表们结合业委会建设、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等工作发表了意见建议。徐泽洲表示,街道人大工作要紧扣《条例》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形成居民区的治理合力。

6月11日,3位市人大代表、17位区人大代表同一时间来到各自联系的选区,倾听选民心声。同样,围绕《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实施情况,市人大代表与居民们深入展开讨论,广泛听取群众对相关条例的意见和建议。区人大代表们则重点传达了区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并紧扣“静安生活新风尚,垃圾减量我先行”这一主题,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重点围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工作与居民进行了互动交流,还现场查看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另外,居民代表们各抒已见,对今年加装电梯、一平方马桶、旧房改造等民生问题也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代表们认真听取居民意见,能当面解决的及时予以回应。不能当面解决的,填写意见反馈表交街道人大工委。街工委将及时梳理,尽快对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根据居民反映的问题,代表们还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具体情况,为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出谋划策。

目前,代表们根据集中联系社区,已提出相关建议,陆续递交到人大工委。其中,垃圾分类相关问题的建议最受关注。有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垃圾分类中四种垃圾形态特别是干垃圾、湿垃圾的界定,建议能够寻找到更为直观、便于公众理解和接受的分类方法,让垃圾分类更加准确、合理,减少后期处理成本及污染。还有代表建议,解决便于居民倾倒垃圾时候进行湿垃圾破袋问题,是否设计、制定便于湿垃圾破袋的设备、流程和方法,既能够有效地做好垃圾分类又能够解决居民破袋时候的不便。除了垃圾分类方面的集中建议,也有代表根据居民反馈居民区内的违章搭建仍未有效杜绝等现象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通过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代表们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为有效解决“疑难杂症”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代表们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构建美丽和谐江宁打下坚实基础。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