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记忆江宁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闹泰兴路 绵延百余年

泰兴大楼
康定花园
20世纪初的上海辛家花园明信片
1918年《上海城市租界分图》

编者按:1923年,陈松华的祖母赵杏月带着她的孩子举家从宁波老家溪口桕坑村来到上海,三十年代初开始居住在上海市静安区泰

兴路625弄(通安里)87号。直至2003年春政府实施旧里改造,因动迁于2003年秋搬离通

安里,祖孙四代人先后在此居住了七十余年。从1953年陈松华出生到2003年,他一直在通

安里生活,那里的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图文集《泰兴路上通安里》就是陈松华

对于这片有着厚重历史的街区的完整描述和回忆。从本期开始,“记忆江宁”将跟着陈松华

先生一起走进泰兴路上的通安里。

1953年冬,我在通安里87号呱呱落地。祖母、爸爸、妈妈在那里,先后陪伴着我与七个兄弟姐妹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家的味道。而今,时代在前进,石库门老房子、旧式里弄的那些记忆,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我常想,家是什么?家在我的心中,是一种寄托,它给了我最深最温馨的回忆。87号那座石库门房子,通安里这条大弄堂,包括泰兴路,实际上就是家的延伸,它不应该消失在历史中,应该以另一种形式供大家阅读、互动、共享。——陈松华

文 陈松华

泰兴路是静安区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南北走向,北接苏州河,南至威海路,跨越吴江路、南京西路、北京西路、新闸路、武定路、康定路等沪上知名马路。

泰兴路始筑于1914年,1917年全路筑通,长1125米,宽12.2-15.5米,车行道7.7-9.5米,路名源自江苏泰兴。泰兴路原名麦德赫斯脱路,取自英国外交官、驻沪总领事麦华陀爵士(Sir W alter Henry M edhurst)的名字。

解放前,泰兴路处于上海公共租界管辖之下,周边人文底蕴深厚,历史建筑集中,商业楼宇众多,文化娱乐丰富,附近的衣食住行游购场所在上海堪称一流。

泰兴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里,也留有重要的一笔。1930年8月19日,周恩来受共产国际的命令抵达上海;一周后,瞿秋白也从莫斯科返回上海,目的只有一个:清理“立三路线”。1930年9月24日至28日,麦特赫司脱路上一座花园深处的洋房中,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在此秘密召开。会上,李立三作了检讨发言,毛泽东被重新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就在这一年,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京西路泰兴路口的泰兴大楼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位于南京西路934号,旧时叫麦德赫斯托,原来晋隆洋行地址。占地面积1433平方米,建筑面积8620平方米,由英商新瑞和洋行设计,1934年建成。

公寓沿转角街坊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八字形,主立面朝东偏南。公寓中央部分12层,两翼稍低为9层。整个建筑洋溢现代建筑风格,现大楼一层为中国移动通信南京西路营业厅。泰兴路上的“丽都花园”(近北京西路)非常有名,这是上海滩房地产巨商程谨轩长孙程贻泽的私人花园。程贻泽在这块土地上盖起豪宅,还建有篮球房、游泳池、弹子房、舞厅等,兴致所至,挥金如土。1931年,程氏家族做标金投机失利,又因资不抵债彻底破产,程贻泽将“丽都花园”作价后还债。转手后的“丽都花园”到了高鑫宝的手里,他利用丽都花园良好的设施条件,改做娱乐场所,命名为“丽都花园舞厅”,公开售票向社会开放。花园环境幽雅,舞厅内饰奢华,以“海上第一豪宅”闻名沪上。1987年,上海市政协从南京西路万国体育会搬入丽都花园后,陆续新建办公大楼、文化俱乐部等项目,昔日丽都花园陈迹已湮没无闻。

泰兴路康定路口还有一座“康定花园”(康定路2号),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于1923年,由三幢带有法国建筑特征的独立别墅组成。

解放后,“康定花园”改为上海市儿童医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儿童医院搬迁至北京西路1400弄24号。原址现仍名为“康定花园”,系一家公司的办公场所。

泰兴路445弄中华新邨(近新闸路)是一条新式里弄,建于1939年,砖木三层,28个门牌号。它的前身是辛家花园,康有为在民国三年(1914年)住在上海时,以每月一百二十元的租金,租赁了辛家花园南半部隐居于此,并建造起“游存楼”、“莲韬馆”、“闻思斋”等建筑,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三年。据一些年长者说,如今弄内好几棵高大的广玉兰,系康有为当年亲手种植。

泰兴路465号是新亚制药厂一个车间的所在地。清代时地处辛家花园的北半部,盛宣怀家族曾在此建有过一座家寺,坐西朝东,后捐赠给佛家,改名为“清凉禅寺”。

新闸路泰兴路口有家中药房叫“张鹤年”,留给我较深印象的是小时候去那里卖桔子皮、鸭胗皮、手指甲换钱。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