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实打实专享服务 为权益保障“做加法”

工会会员在“乐宁坊”参加专项服务日活动
灵活就业人员填写入会申请
工会会员参加技能培训

近年来,伴随着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灵活就业覆盖的行业群体不断扩大,包括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网约送餐员等在内的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江宁路街道辖区内从事家政、快递、保安、保洁等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1500人左右,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

江宁路街道总工会早部署、早实施,先后深入快递、家政、保安、保洁等灵活就业人员居多的行业开展工作调研,立足于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的从业现状和实际需求,宣传好政策,发展好会员,用好专项经费,并着力在灵活就业会员权益保障方面“做加法”。

持续开展政策宣传

新政策的实施需要经过一个被认知、被认同的过程,而灵活就业人员对“加入工会”并“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这件事情,需要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从不信任到信任的过程。

早在2017年,江宁路街道总工会根据市、区总工会要求,大力宣传并实施“两非一无”人员入会工作。当时,立足于社区实际,江宁路街道总工会将入会焦点放在家政、保安保洁、物业三个行业领域开展试点,并在此后两年内发展吸纳了近300名“两非一无”会员。

2019年,灵活就业人员入会工作全面启动,惠及对象大部分恰与“两非一无”会员重合。过去两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街道总工会在家政、保安保洁等灵活就业人员聚集的行业中积累了一批“粉丝”,“主动入会”成为新气象。2019年,街道总工会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入会428人。今年上半年,街道总工会已经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入会405人。

提高职业保障系数

缺乏足够的保障、承担较高的职业风险是大多数底层灵活就业人员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灵活就业人员专项经费必须用在灵活就业人员最迫切需求的方面。带着这样的思考,江宁路街道总工会统筹专项经费,连续两年在市总工会的“规定”保障上“加码”,在静安区总工会的协调下,另辟保障通道,将灵活就业会员的工会会员服务卡专享保障升级。

两年内,工会会员服务卡专享保障升级833人(次),2人申请到住院天数补贴,其中,1名患重大病的灵活就业会员申请到大病理赔2万元,这是升级了工会会员服务卡才能享受到的保障服务。

立足会员现实需求

在灵活就业人员入会工作启动之初,江宁路街道总工会以调研为基础,瞄准灵活就业会员需求,设计服务项目,编制专项经费使用方案。同时,针对因病、因灾等原因致困的灵活就业会员,街道总工会与街道慈善爱心园联动,设立“乐宁一家亲”帮困项目,在市、区总工会帮困金基础上,给予致困人员不同金额的一次性补助,并提供健康体检、技能培训等需求较集中的服务。

2019年,街道总工会充分利用市总工会政策补贴实事项目,以流动体检车的方式,为148名灵活就业会员实施健康体检。由于该实事项目对服务对象年龄的限定与灵活就业人员入会门槛对年龄的限定存在差异,针对76名年龄在50至55岁的灵活就业会员,街道总工会与所辖上海国宾医疗中心协商开展灵活就业会员专享体检服务,全面满足需求。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市总工会流动体检车进市区受限的情况下,街道总工会再次与上海国宾医疗中心合作,为灵活就业会员实施肿瘤指标和彩超检查“定制版”健康体检服务,共计172人。其中,1人查出肝癌早期,目前正在积极接受治疗。此外,街道总工会还根据灵活就业会员的工作性质,组织开展家政员插花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等活动,为灵活就业会员提升职业素质搭建平台。

江宁路街道致力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联动各方资源,尽可能多地打通保障通道,为灵活就业人员支起职业“保护伞”,同时,也让他们在精神层面更多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党群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