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一应俱全。日前,街道全新打造的昌平路710号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进入试运营,综合体整合了原来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各类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和资源,设有综合服务窗口,党建、党群、文化、精神文明等相关办理事项,十分齐全。前来的市民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一门服务、一口受理,以及公共服务事项咨询受理等综合业务。 集合“三大中心”功能 街道党工委书记沈虹介绍:按照“共享集约、便捷可及”的原则,街道将继续通过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建设,一体化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引领凝聚社会、征询引导民意,实现群众动员更广泛、联动整合更有效、平台吸纳更充分、治理方法更多元、引领效应更凸显。 部分居民抢先体验过升级后带来的便利,居民冯先生说:“最近听说我们社区党校和社区学校联合办班,党员和群众可以一起报名参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专题学习。” 居民章阿姨不仅自己来,还把家人一起带过来:“平时我在这里参加文化活动,周末媳妇带着孙子在这里参加亲子活动,后面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研习、乐宁书坊阅读活动。接下来,我还准备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在综合服务窗口,这里醒目地标注了综合服务窗口的“属性”,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的服务功能,都在这里可以咨询或办理。 除了新亮相的办理综合业务的服务窗口,美丽江宁体验馆也全新升级。无论是“孺子牛”情景微党课,还是美丽江宁的历史文化展现,都让前来的居民有更加丰富的体验。 作为全新打造的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这里的党建、文化、志愿服务等各项体验一应俱全。三楼的乐宁议事厅是拓展听民意、集民智的平台渠道。江宁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经常就涉及民生社区的地方性法规向辖区单位和普通居民征求意见,并将来自基层的建议直报市人大,不少意见都被立法机构最终采纳。 打造“15分钟服务带” 在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上,江宁路街道在规划布局上因地制宜,以1个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为枢纽,打造党群服务阵地的“桥头堡”,完成党群、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立法联系点四位一体建设。 一条昌平路集聚了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青年中心、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楼宇党群服务站、人大代表之家、退役军人服务站、巧博职业指导工作站、户外爱心接力站、爱老家园、康健驿站、街道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等公共服务点位,形成了“15分钟昌平路党群服务带”。 在这个党群服务带,党建群团、社区生活、政务受理、城区管理、卫生健康、法律咨询等各类服务资源,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高效响应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解决党员群众身边的“关键事”。 同时,江宁路街道将以16个“静·邻一家”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为延伸,形成党群服务阵线联盟,依托“四纵四横”江宁党建网格架构,充分发挥居民区党总支的轴心作用,带动网格内楼宇、园区党群服务站及社会力量联动融合。 在各类服务站点阵地,建立活动型党组织或党建联络员制度,结合各党群服务站点的定位,形成贴近党员群众需求的服务清单,培育研发符合社区实际的服务项目,将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 接下来,党群服务综合体将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增强对各年龄段群体的吸纳凝聚,孵化一批如“银鸽艺术团”“蒋家巷居民讲师团”“社区家委会”等为群众接受、为社区所用的团队和自治组织。在党群服务阵地内拓展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的平台渠道,深入挖掘社区群文团队、各类党群和志愿者活动以及“社区微项目”带头人,培育一批在社区中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党员和基层治理骨干,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党群服务综合体围绕社区治理重点环节,依托江宁社区联盟区域化党建载体,着力打造江宁党群服务的“乐宁”品牌。创新社区党校、社区学校联合办班模式,结合江宁“孺子牛”情景党课,打造“乐宁学堂”党群教育品牌。挖掘社区亲子服务资源,打造“乐宁一家亲”亲子服务品牌。整合志愿者服务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儿童之家资源,打造“乐宁公益坊”志愿公益品牌。激发群众文体自治团队活力,打造“乐宁梦想舞台”群文活动品牌。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社区微项目大赛,打造“乐宁议事厅”协商自治品牌。优化企业服务中心、江宁商会资源,打造“乐宁私董会”企业服务品牌。 此外,党群服务综合体对接市、区“智慧党建”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深化在线预约受理、教育培训、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等模块,使各项服务“一键即达”,更优落地。同时,也将安排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优质的现场指导、帮助预约、帮助办理等多项服务,让智能运用和现场办理同时进行,让精细的服务覆盖到辖区更多的社区居民。 (党建办、党群办、发展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