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历时一年多 见证疫情防控各节点

张建在机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张建在疫苗接种点工作

□记者 吴佳逸

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江宁路街道社区服务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张建已在疫情一线工作累计超过一年。从加入社区防控组到上门向入境居民宣传注意事项,再到浦东机场驻点,直至近日的疫苗接种工作,张建在疫情防控的每个重要节点都挺身而出,奋战一线。不久前,记者在江宁路街道疫苗接种点——淮安路771号三楼见到了张建,他把手头的工作交代给同事后,和记者聊起了过去一年多的点滴感受。

看家护院 一日两万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伊始,张建的女儿刚咿咿呀呀学走路,张建顾不上爱女心切,家中事务他全交给了妻子一人,自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江宁路街道辖区老小区、新式里弄较多,二级旧里也不少,这些地方一开始很难做到全封闭管理,给疫情防控增添了难度。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成立了看家护院志愿队,一共十多人。张建就是队员之一,每一天,他和同事们兵分几路,穿梭在各居民区,督促守门尽责,查漏补缺门岗数据,上报损坏铁门电控门数据,维护门岗防疫资料完整,确保居民自管门锁牢固并关闭。张建前后走遍了又一村、恒德里、景苑、句容里、三乐里、天河六个居民区。那段时间,张建等人的微信运动每天都有两万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宁路街道各居民区在短期内都做到了全封闭管理,守住人看好门,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月,社区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张建又和其他两位同事一起被选去景苑居委会工作。张建介绍道:“因为景苑居民区的入境人员特别多,一度每天都有不少从境外回家的居民。按照规定这就需要居委会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和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三方共同上门进行宣传,送去居家隔离用品等,景苑居委会当时压力特别大。所以街道就选派了一些较有经验的同志去增援,我就是其中之一了。”

和之前社区防控工作不同,在景苑居民区,张建等人每天要和入境人员面对面。时至今日,他对第一次上门的感受仍是难以忘记,“在电梯里、走廊里嗅到浓浓消毒水的味道,我感觉像上战场一样,居民们看到我们一个个穿着防护服,都躲得老远老远,这场景让我越发紧张,病毒不知道藏在哪个角落里呢。”

每次上门结束回到居委会,他又要从头到脚喷一遍酒精……这样的日子过了近一个月,也是在这样的历练下,张建渐渐调适好了心态。

机场防控 夏去冬归来

之后,他又回到街道办事处本来的岗位上工作了两个月。因为有了一定的疫情一线工作经验,这时候张建又主动报名参加机场疫情防控工作。6月底,他被通知即将前往浦东机场,作为静安区驻浦东机场工作组的一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谁能想到,去的时候是初夏,待归来时,还有几天就是牛年春节了。整整八个月,张建根据排班,两周为一个轮回,一心扑在机场。

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经验,张建很快就适应了机场的工作,总结航班规律,接待好小至几个月婴儿、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区分好不同身份的入境人员,扫码填表登记,提高工作成效。在机场,旅客有着各种各样的诉求,张建也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让他印象颇深的是一位入境的女孩,她表示自己一小时后要参加网络面试,希望可以尽快坐上转运大巴到酒店安顿好,安安心心面试,但张建帮她算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办好手续、上大巴、到酒店也要两小时以后了,女孩顿时急坏了。很快,在张建等人的协调下,在他们的工作区找了一个安静的区域,让女孩坐在那里准备网络面试,女孩十分感激。张建说:“在机场,既要坚持防控规定,又要人性化服务,解决一些特殊的需要,但是有些无理要求也坚决不能满足。”

虽然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但机场冷气充足,张建最关心的是旅客的冷暖。“秋冬季节,澳大利亚、新西兰来的个别旅客往往穿着短裤,一到机场,冻得不行,我就会多加留意,提供适当关怀。”

让张建感到印象深刻并很有启发的是机场的管理制度,“机场的工作人员也会对各区工作组进行检查、巡查,如果防护没有做好,机场方面二话不说,就吊销工作证,一点商量余地也没有。”张建介绍道,“这倒也让我们更有安全感了,因为大家都尊重制度,做好防护,就不会被传染,内心也没有恐惧了。”

和此前七批工作组不同,张建所在的这一批待得比较久,期间也有同伴陆续回岗位,而他本人却一直服从安排,待了8个月。为此,张建从来没有一丝怨言,他说:“我们的工作还需要根据航班、旅客的情况,安排大巴何时走,这可是个技术活,我待得久,积累了经验,能让每个旅客都尽量少等待,以最快速度坐上大巴,我还是很骄傲的!”

8个月的“大白”生涯让张建永生难忘——因为穿着厚厚的白色防护服,整个人就像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卡通形象“大白”,所以有了机场“大白”的美名。这期间,张建经受着漫漫长夜的寂寥、无暇吃饭的忙碌,有过一车转运了32人的超强记录,也有过夏天手被汗水泡得发白发“胖”的经历……不管怎样,这8个月的宝贵经历,都让张建迅速成长了起来。

疫苗接种 一起“苗苗苗”

今年春节前夕,张建终于结束机场工作,回到了街道办事处的岗位上。但是,本职工作没干多久,他又开始参与了街道疫苗接种志愿者工作,这次的任务也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有了机场的经历,大家都觉得张建应该是驾轻就熟,但也可能机场待久了,张建竟说自己有些不适应。

他总结疫苗接种志愿者的三大难点:“一是站立时间久,不停走动;二是要不停讲话,‘里面走’‘健康云的条形码、身份证准备好’一天要说上数百遍;三是工作强度大,接种人员密集。”面对新的挑战,张建还是努力克服了困难。不管是集中接种点还是临时接种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虽然一句话要说上几百遍,但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给居民最好最贴心的服务。

张建算了算,过去一年半时间里,许多节假日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去年的春节在值班和门岗巡查,清明节在景苑居委会值班,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全在浦东机场,而今年的清明节、劳动节又不出意外地在疫苗接种点度过了。

张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见证了这一年多以来上海疫情防控的每个时间节点,目前身处疫苗接种一线的他也为这项工作倾力代言:“大家都来接种疫苗!献上‘一臂之力’,构筑铜墙铁壁,阻击新冠疫情!”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