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讲故事,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真实的工作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普通百姓介绍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宣传日常消费维权知识,同时也提醒经营企业与个人,在经营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诚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的一档专栏。 唐老板今年四十几岁,来自浙江,几年前来上海在某闹市市场内租了间店铺,做着服装销售和服装批发生意。 唐老板为人精明,人也很勤奋,所以自打他开店以来生意还过得去,一般每月能做到十几万的利润,扣去商铺房租和一家人在外租住的房租,一年下来估计有三四十万的收入。 唐老板儿子在老家上初中了,成绩不错,他和老婆一直有一个梦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在上海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将来儿子考上海的大学,一家人在上海生活,其乐融融。 但唐老板看看上海的房价又有点为难,自己这点收入虽说还可以,但离买一套房子的目标还差得远呢,他一直想着能否走捷径增加收入。 一次跟老乡聚会,席间有人出主意让他进点名牌货卖卖,这样来钱快,并举例某某某做名牌服装生意,没几年就发财了。 唐老板知道老乡所谓的名牌就是假冒名牌,基本上都是从一些无名的小厂生产出来的,质次价廉,却附有名牌商标,是国家法规明令禁止销售的。 这几年他所在的市场里也确实有商户做假冒名牌服装、鞋帽、包包,听说过因此发大财的,也听说过因为被执法人员查处,血本无归的。 唐老板最终还是选择放手一搏,先是打听到进货渠道,然后进了一批假冒注册图形商标“GUCCI”等名牌的服装和裤子。 很快,这一批服装就出手了,唐老板赚得盆满钵满,把他和老婆高兴坏了。紧接着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唐老板感到离自己的小目标越来越近了。 终于唐老板在一次刚进完一批假冒商标的服装后,被市场监管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近十万元的货物被查扣,且还要面临十几万元的罚款。 这下唐老板亏大了,损失差不多是平常一年的生意白做。通过这次教训,他逢人便讲“假冒名牌卖不得”,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 ■老左提醒 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也越来越严,经营户如果没有商标权利人的授权,是不得擅自经营销售名牌商品的。另外广大市民也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买、不穿戴假冒名牌商品。 (江湾市场监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