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 讲故事 老左讲故事,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真实的工作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普通百姓介绍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宣传日常消费维权知识,同时也提醒经营企业与个人,在经营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诚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的一档专栏。 黄水明来自浙江,40岁左右,个子在1米65左右,人称黄老板,几年前他和老婆在本市某轻纺市场内租了一间门面,做起了批发零售服装鞋帽生意。别看黄老板长得瘦小,但人很精明,做生意靠他活络的小脑袋瓜子,再加上夫妻两人很勤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少钱。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前,他经营所在的市场由于安全问题,被所在的政府部门强制拆除了,这下黄水明没了方向,只好另作打算了。后来在一老乡的牵线搭桥下,他和老婆看中了本市一闹市路段的街面房,尝试着做起了保健品生意。 由于保健品生意不像原来的服装鞋帽熟门熟路,即使自己和老婆起早贪黑地干,生意始终不温不火,除了自己一家子的开销外,每月还要付给房东一大笔租金,最后赚到的钱所剩不多,为此黄老板伤透了脑筋,总想着哪一天能发一次横财。 “机会”还真让他等来了,他和老婆商量今年不回老家过年,想利用过年赚一把,等过完年再回老家。就在此期间疫情暴发,市面上防护用品越来越紧俏,特别是消毒液和口罩。说来巧了,黄老板手头上正好有一批KN95口罩,一共5000只。 原来,黄老板有个老乡叫阿强,去年七八月份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找他借钱,因碍于面子借给阿强5万元。结果到年底找阿强要时,阿强无奈地摊摊手,说都用在囤货上了。黄老板怕他赖账,那段时间天天逼他还,结果被逼急了,阿强就把手头上的5000只KN95口罩作为欠款还给他了。 黄老板一开始自认倒霉,后来一想有这批东西总比没有强,所以先放到自己的仓库里,等以后有机会放在自己的店里卖出去补回损失。春节过完以后,随着街面上人人都戴起了口罩,一时间市面上一罩难求,这时黄老板感觉发财的机会来了。 KN95口罩当初阿强是按照每只10元给黄老板的,黄老板一开始在其店里放了按每只20元销售,结果很快100只就卖完了,接着黄老板又从仓库里拿出300只,没过多长时间也很快售罄……就这样一天下来黄老板共计卖掉1000只KN95口罩,进账2万块钱,这下子黄老板高兴坏了。 第二天黄老板接着卖,不过口罩每只已经涨到25元了,即使这样,要买的人仍然很多,有的人几十只一买,甚至上百只的买,把黄老板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当天2000只口罩也卖光。晚上,黄老板两口子算着赚来的钱,窃喜这次赚大了。 第三天黄老板接着卖他的口罩,售价每只变成了30元,就在做着发财梦的时候,他的店里冲进了四五个戴大盖帽的人,开始对他卖的口罩拍照、查封、做笔录……原来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黄老板这家店在疫情期间兜售高价口罩,当执法人员及时赶到时,黄老板在店里兜售高价口罩被逮个正着。 最终黄老板因疫情期间高价兜售口罩,被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且罚款3万元,不仅前面赚到的钱全贴进去,还倒赔出3万元。黄老板感叹,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老左提醒 黄老板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属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不当行为。黄老板哄抬防疫商品价格的行为发生在疫情期间,是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查处的对象,希望经营户们能守法经营,同时希望广大市民积极举报类似哄抬商品的情况。(江湾市场监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