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江湾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亚杰:

以史为镜 学思践悟

以史为鉴,用实干铸就发展。拼出锲而不舍的精气神,再接再厉防疫情、稳运行,确保江湾发展底线守得更牢;拼出一往无前的加速度,抢前争先承接北外滩开发溢出效应,确保江湾发展走得更快;拼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久久为功塑品质、优功能,确保宜居江湾建得更实;拼出昂扬向上的新姿态,不遗余力保基本、增福祉,确保江湾民生考卷答得更好。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后历天下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最为深刻的道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而历史,读通容易,读透很难。只有充分运用“大历史观”,综合运用归纳、比较等方法,明晰历史的脉络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势和主流,才能切实做到以史为镜,以居安思危、盛不忘衰的心态,吸取前车之鉴,坚持发扬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坚持继续被实践证明成功的做法,真正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质的飞跃。

学透“四史”内涵 汲取信仰之力

历史是客观的事实。从“四史”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寡及众、由弱变强的奋斗历程。而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历经千险,以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奋斗精神,突破重重磨难,发展至今,正是得益于信仰的支撑。

信仰之力的绽放,需有红色理论的灌溉。为此,街道党工委充分利用区委集中教育、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讨论、外请专家辅导报告、联组联建专题党课、读书研讨、参观见学等有效形式,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利用辖区红色资源优势、组织阵地优势,积极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有机贯通。为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保障社区健康安全,推出“四史”学习教育云课堂,运用最新直播系统,方便党员随时学、随身看。

吃透“四史”精髓 掌握力量之源

现实是历史的缩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纵观“四史”,可以发现,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基石。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针对江湾的实际,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开展学习“四史”学习教育强基固本,规范抓建居民区党组织,提升基层工作自转、矛盾自解、安全自保能力。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按纲抓建集训,围绕“四查四看”,找差距、亮承诺、抓整改,提高管思想抓教育、抓中心务主业、做党务带队伍、严管理善工作的能力素质。同时,结合江湾实际,发挥党员在加装电梯、垃圾分类、文明城区创建等中心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通过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悟透“四史”精华 展现使命担当

未来是历史的延伸。只有凝聚力量,“中国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辉煌。而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江湾镇街道党工委将充分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将红色历史资源和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开发形成系列红色教育课程,强化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对担当的本质内涵的深刻认识,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力量,以“政校合作”为核心,充分发挥“三级”红色阵地纽带桥梁作用,围绕社区居民和高校师生的现实需求,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帮扶、创业培训、就业培训、文体娱乐等主题活动,通过服务引领、活动凝聚,不断增强政校共建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凝心聚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奠定最坚强组织保障。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