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江湾镇街道辖区内的小伙伴们准时扫码,进入由江湾镇街道未保办组织的暑期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云课堂。聆听由街道青少年事务社工、阳光站站长沈丹宁老师带来的“守法小公民,护法小卫士——在《民法典》里长知识”普法教育讲座。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那么,民法典正式实施后究竟会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怎样的保护呢? 沈丹宁先通过一段《民法典》宣传片,让小朋友们对《民法典》的编撰背景、内容构成、作用意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认识到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法典。随后,沈丹宁又通过一个动漫短片《当哪吒遇上<民法典>》,让小朋友们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直观地了解作为未成年人,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社会上广为关注的偷拍个人隐私、高空坠物伤人、网络平台放高利贷等问题,《民法典》中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有7编1260条,可谓包罗万象。那么,到底哪些内容是与未成年人相关、保护未成年人的呢?沈丹宁通过9张海报,帮助小朋友们了解《民法典》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沈丹宁从“胎儿即具有民事权利”“父母离婚,八周岁以上子女可决定跟谁”“儿童享有居住权”和“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生活保障”等9个与未成年人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结合具体法律条文和精彩案例,一一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沈丹宁还补充强调,除了《民法典》,《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许多法规都有具体条款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学法的目的是为了守法、用法、护法。课程的最后,沈丹宁结合“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与小朋友们重温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的相关内容,特别对有些易混淆的垃圾给予了专业的分类指导,并送上口诀,便于孩子们记忆,也帮助孩子们牢固树立垃圾分类意识、遵守垃圾分类条例、共创干净整洁环境。 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本次普法教育云课堂旨在教育学生明确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倡导未成年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做到守法护法,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 (社区党建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