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讲故事,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真实的工作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普通百姓介绍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宣传日常消费维权知识,同时也提醒经营企业与个人,在经营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诚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的一档专栏。 秦阿姨是一名退休职工,家住本市某一小区,今年67岁,最近,一件压在心里的烦心事终于给解决了,心里非常高兴,这不写了封表扬信,做了一面锦旗,送给辖区的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小张和老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秦阿姨与老伴陈大伯住一起,今年年初刚从别处搬来。秦阿姨的房子不大,也就80多平方,是用原来的50多平方的房子置换过来的,由于面积增大,秦阿姨和陈大伯花费了一大笔钱,所以两人生活上还是很拮据的。 也就在今年秦阿姨刚搬进小区不久,秦阿姨家一张旧床坏了,两人一商量想最近换张床。恰巧此时陈大伯老家有事,一个人去苏州住了5天,秦阿姨一个人在家没事就到附近的街面上逛逛,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床买,结果真给秦阿姨逛到了。 离秦阿姨家不远处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家具店,里面家具不多,都是大众化的家具,走进去老板很客气,给秦阿姨做介绍。秦阿姨看中了一款木床外加席梦思要一千多元,后经与店老板讨价还价,当价钱谈到950元时,当时的秦阿姨不知怎么的头脑一热,想也没想太多就付钱结账了。 也正是这个草率的举动,给秦阿姨和陈大伯带来了无尽的苦恼,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陈大伯从老家回来后,先是对秦阿姨未经他同意就买的床不满意,后来又跑了几家类似家具店,结果让陈大伯更生气了,别的店类似一套床最多也就是600多元,这不仅让秦阿姨心疼不已,而且也让秦阿姨深深的自责。 接下来,秦阿姨老夫妻俩开始找家具店老板退货,但家具店老板坚决不肯退,理由是卖出去的东西没有质量问题,概不退货。交涉了几趟后,老板仍然不松口,让这对老夫妻懊恼不已,但也无可奈何,最后两人拨打了投诉电话,寄希望于市场监管部门协调。 此事转到辖区内的市场监管所,调查处理的是该所的小张和老金两位同志。小张和老金经过认真调查,并调取了这家家具店的这套家具的进货凭证,发现这套床除了卖给秦阿姨的确有点贵外,其他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秦阿姨是在现场通过查看实物并告知价格情况下仍选择购买,商家并不违有关价格方面的规定,如果秦阿姨夫妇执意要求商家退货的话,需要通过双方调解协商,也就是要取得家具店老板的同意。 要让家具店老板妥协,是相当难,为此小张和老金做了很多工作,但收效不佳。家具店老板也有他自己的苦处,今年疫情造成生意不好,好不容易做成一笔生意,要退货有点不甘心,因此一直不松口。另外一边秦阿姨夫妇态度很坚决,一心只想退货,让小张和老金双方来回做工作。 就这样僵局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眼看着这件投诉件快要到期了,后来还是小张和老金上门去秦阿姨家查看这套床,并仔细测量了床的尺寸,发现有一个床腿短缺了0.5公分,属于明显的质量问题,再察看席梦思,发现有细小的虫子从里面爬出,也可以判断为产品质量问题。 为此小张和老金立即约谈了家具店老板,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家具店老板终于低头妥协愿意全额退款。当秦阿姨夫妇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并拿到退款后,非常激动,连连对市场监管所小张和老金表示感谢,最开心的还是秦阿姨,近两个月的郁闷一扫而光,因此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老左提醒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慎重想好了再买,尤其是购买金额比较大的商品,切不可冲动消费。商品一旦售出,如果不是产品质量或价格违规问题,消费者提出退货比较难(除非商家作出过一定时间内无理由退货的承诺)。出现类似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只能对购买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江湾市场监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