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建党百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5月13日,虹口区残联在江湾镇街道阳光家园举办“建党百年,为民造福,非遗文化进社区”助残周活动。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二级调研员任永春,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韩玉锋,江湾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街道残联主席陈维出席。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各街道残联理事长、专职副理事长及就业条线负责人,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非遗助残项目发起人以及社会助残爱心人士参加。 活动伊始,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非遗助残项目发起人程丽介绍了培养优秀残疾人非遗传承人的理念。非遗竹编劳动强度不大,经过定期培训可以快速掌握大部分制作工艺。残疾人通过学习、实践和钻研,可以静下心来,动起手来,激发灵感,创造出杰出的非遗作品。 任永春、韩玉锋、陈维、程丽共同为虹口区江湾镇街道非遗实训基地揭牌。 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是提高残疾人家庭生活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近年来,虹口区残联积极探索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丰富残疾人就业形式,虹口区首家残疾人非遗实训基地的设立,开启了“非遗培训+促就业+创收”的新模式,为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与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平台,拓展了残疾人康复和就业的新途径。 江湾镇街道残联也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非遗助残公益项目,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与社区、学校和共建单位联动,发挥不同载体的优势,建立持久的实训平台,让残疾人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实现创收,并提升生活品质。以非遗传承助力残疾人就业,让非遗为美好生活服务。 竹丝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竹为原料,加工成细如发的丝,再进行编织的一种特殊工艺。活动中,竹丝编非遗传承人程丽带领大家一起体验指尖上的竹编艺术。 (社区服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