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自治助力垃圾分类

“楼组伙伴”在垃圾分类点位开展志愿者服务
“楼组伙伴”结伴准备开展志愿者服务

□记者 龙廷恺

自垃圾分类工作从7月起全面开展以来,凉城新村街道每月对27个居民区开展巡查评比,监督各个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执行情况,有序推进全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使相关工作做好做实。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发现既有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之外,街道也发现了一些垃圾分类好做法、好案例,对之后持续开展工作提供了不错的经验。

街道

表彰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居委会”

为进一步推进街道居住区垃圾分类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街道再次召集27个居民区书记、主任召开“巩固好习惯,实效再提升”凉城新村街道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再部署会议。会上表彰了27个垃圾分类工作排名优先的居民区。街道党工委书记乐跃明、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懿等领导参加。

街道副主任韩晓峰通报近期各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现状。居住区垃圾分类呈现出“一巩固二提升”的局面,“一巩固”是指巩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二提升”是指居民分类意识提升、分类实效在提升。

会上,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较好的居民区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做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懿宣布了7月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居委会、银牌小区,并为获得7月份垃圾分类“优秀”居委会、“银牌”小区进行颁奖。

街道党工委书记乐跃明肯定了各居民区前期在垃圾分类工作所做出的辛勤付出和得到的成果,并对下阶段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劲不松,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长效工作,一以贯之。二是重细节,各居民区找准问题和难点,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三是成合力,通过“三委联动”平台,充分发挥好物业、业委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

凉五居民区

“楼组伙伴”搭档成为志愿者

从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开始,各个垃圾分类点位的志愿者们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群体,垃圾分类工作所取得每一项进展都离不开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因此他们也是垃圾分类工作中“最可爱的一群人”。作为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社区的重要参与力量,组建一支优秀的志愿者团队是每个居民区两委班子都要做的一项重要事务。为此凉五居民区两委班子运用“楼组伙伴”模式,通过楼组居民自治组建了一支坚实可靠的志愿者队伍,并一直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当轮到在垃圾分类点位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时段,李阿姨一大早就会起床吃早饭,然后穿戴整齐前往垃圾分类点位准备开始志愿者服务,在路上他就会遇上一起在点位服务的陈师傅,两个人住在同一栋居民楼,被安排在相同的时间段到点位执勤,两位“楼组伙伴”一起结伴来到点位,为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们服务。凉五居民区几乎在每个垃圾分类点位的志愿者服务时间段内都安排了以“楼组伙伴”模式搭档的志愿者,他们都是左邻右舍,彼此熟悉,搭档成为志愿者更能增进彼此的邻里感情。同时每次志愿者服务结束之后,他们都会把今天在服务时间段内发现的问题告诉居委干部们,并回到楼组开展宣传,让大家避免在投放垃圾中出现这类问题。

通过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逐步建立“楼组伙伴”志愿者服务体系,通过同一个楼组志愿者之间彼此熟悉,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在楼组中开展居民自治工作和活动,志愿者们彼此搭档、互相熟悉、意见统一,这样就能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并可以由此建立每个楼组的居民自治特色,从而使“楼组伙伴”所开展的服务更加因地制宜,满足每个居民楼组的需求,并在一些楼组事务中成为意见领袖为居民们争取利益、表达意见。

居民自治过去通常以居民区大团队的方式呈现,而近期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凉五居民区根据点位志愿者服务的需要建立“楼组搭档”体系,将居民自治更加细化深入,将居民自治惠及居民的距离从“最后一公里”,拉近到“就在家门口”。

秀苑居民区

“三委联动”合力推动垃圾分类

秀苑居民区目前在投放时间段,每个点位上安排1名物业工作人员、1名居委会工作人员、1名志愿者协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和刷积分卡,其中志愿者主要负责现场宣传、记录投放垃圾的居民人数、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在非投放时间段,居委会工作人员、巡逻志愿者在小区进行全覆盖巡逻,发现居民乱扔垃圾及时制止,发现原点位有垃圾及时清理。居民区现已招募点位志愿者180名、巡逻志愿者80名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现在秀苑居民区充分发挥“三委联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的平台作用,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协商推进方案,综合考虑小区空间条件等方面因素合理确定投放点数量,将原有38处落地桶全部撤桶,保留原有7处绿色账户点位作为定时定点投放点位,设置2处误时投放点。与此同时,居民区借助“三委联动”平台协商解决垃圾桶集中堆放场地、驳运车辆、驳运人员配置等问题,以此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联动作用,合理做好好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

业委会出资搭建一个垃圾桶集中堆放点、采购一辆驳运车,物业做好垃圾投放点位管理人员和垃圾桶驳运人员的配备,形成合力推动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居委会重点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工作,多次召开楼组长、志愿者、党员会议,重点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和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撤桶并点后将点位地址和投放时间张贴在每个楼栋的大门上,方便居民进出时看到。

通过“三委联动”平台先后解决了洗手池设置、点位设置调整等现实需求问题,有效提升了居民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居民分类投放意识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不断提升,小区湿垃圾量由原先的每日11桶左右提升至目前的每日27桶左右,生活垃圾混装现象越来越少,分类实效明显,小区整体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