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自治+共治”做好垃圾分类

目前在复旦居民区的每个投放点位上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指导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对湿垃圾进行查看纯净度,每天把点位投放口擦拭得干干净净,平安志愿者在小区内早晚巡逻时,也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其中,在巡逻过程中向居民宣传,看到不分类投放的居民及时劝阻,看到偶有散落在桶外的垃圾也及时帮忙分类投放。小区内的老教师议事会团队虽然年事已高但也积极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连续几天在点位做着数据收集和劝导工作。

居民区通过居民自治招募环保志愿者,发挥党员作用,组建“垃圾分类减量”自治小组,以定人、定岗、定时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让全体居民参与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区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指导居民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等四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及投放要求,做到家喻户晓,让大家积极参加垃圾分类。除了自治小组积极发挥作用之外,由居民区内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成立的“老教师议事会”也积极为垃圾分类工作献言献策。议事会是一个咨询、参谋、顾问性质的自治协商组织,在党总支的领导下,配合居委会开展工作。其宗旨是议民事、传民意、出主意、当参谋,共同推进居民区治理。自治小组和议事会的成员中大多数都是居民区的意见领袖,因此在垃圾分类的工作中,他们积极发动居民们通过自治方式参与其中。

居民区运用“三委联动”平台实现共治,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对垃圾分类开展工作进行探讨,对阶段性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寻求更优的方法,让每户每人都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业委会不断收集居民在投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切实解决居民在分类投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居委会持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并将居民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