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龙廷恺 今年6月开始,住在凉城社区的居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很多原本每天为了做好三顿饭而绞尽脑汁的“马大嫂”们有了一个新的去处——凉城社区食堂。位于广灵四路268号的凉城社区食堂于6月3日中午正式对外开放,这对整个凉城社区的居民们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社区食堂的建设与开放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心来到了凉城社区食堂一探究竟,上午10点半,食堂里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将近20位居民在排队等候取餐,食堂里整洁干净,居民们井然有序。在这里,居民们想选择堂吃或者外带都可以,如果堂吃只需要将想要的菜肴放进托盘即可,如果是外带的话就直接告诉工作人员,她们会用外带盒子装好菜品交给居民们。记者还发现在排队的队伍中不少居民们都自带容器前来打包,一打听才知道,这不仅是因为打包盒需要收费,而且每次打包都要使用好几个塑料盒也不环保,更重要的是打包用的盒子是塑料制品,如果需要加热的话就不能用了。 整个取餐窗口的菜品排列是先大荤,再小荤,然后素菜,最后是汤和主食。在大荤部分,记者看到了白斩鸡、红烧鱼、盐水虾等家里做起来颇费功夫的菜式,其中盐水虾还配了毛豆作配菜,虾的外观饱满明亮,看上去很新鲜。而鱼类菜式的品种很多,除了红烧鱼之外,还有干煎带鱼、剁椒鱼头等等。来到猪肉区域,除了有糖醋排骨、清蒸咸肉等传统肉菜之外,还有颇费制作工夫的狮子头和三角油豆腐塞肉,其中狮子头有清蒸和红烧两种做法,给予居民们不同的选择。来到蔬菜区,这里的品种很多。有一些在排队的居民们都会讨论今天食堂里的菜有哪些是需要技术和时间的,但却是家人爱吃但家中制作起来费时费力的,她们通常都会选择这类菜式。 在排队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不少周边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来这里打包一些饭菜,他们告诉记者,社区食堂的开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福音,在这里能选到实惠又好吃的饭菜,可以降低午餐的成本,但又不会降低午餐的质量。有时候晚上下班后也会来食堂买一些饭菜带回家,节省了去菜市场买菜还要回家做饭的时间,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能省下这样的时间成本用来休息是很开心的。因此社区食堂不仅是为凉城社区居民们提供了方便,也为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便利。 记者端着托盘来到收银台,之前打包菜品的时候都只给了盒子,而盖子都是在收银台自己拿取的,在收银台旁有一个小窗口,这里是售卖馒头、包子等面食的,只是第一次来的人很容易忽略,喜欢吃面食的居民们千万不要错过。此外,如果需要袋子和一次性餐具需要向收银台的工作人员索要,这两样东西并没有自取区域。收银台的工作人员会很快为居民们计算好托盘里的菜品总价,素菜每种6元,荤菜10元左右,记者购买了4个菜加上一盒米饭,外加5个打包盒需要另加5元,总共花费了47元,而两荤两素的丰富菜肴足以让人饱餐一顿了。付款方式除了现金支付之外,电子支付也完全没问题,迎合了网络支付的时代趋势。 据居民们介绍,这里每到早晚用餐时间都会大排长龙,因此很多人都会提早前来购买,尤其是打包带回家的居民。社区食堂的高人气是来源于这样干净卫生的环境、色香味俱佳的菜品和性价比颇高的价格。很多来这里的居民们都表示,自从社区食堂开放之后,实惠地享受美味的三餐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