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物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一名剃头匠的文学梦

记“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获得者、凉城居民徐明怀

徐明怀(左)与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
上门为老人理发
徐明怀(右四)等上台领奖

□记者武钢

居住在凉城水电小区的徐明怀,周边居民大多知道他是一位普通的剃头匠,开了一家“剪爱”理发室,人蛮热心的,整天笑眯眯乐呵呵……最近徐明怀却“火”了,原来,他的散文作品《丁香》荣获了“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单篇类散文二等奖。

怀揣文学梦想的追梦人

徐明怀(笔名:明月入怀),1973年出生在江苏高邮,由于家庭贫困,他放弃了报考大学的念头,没读完高中就辍学了,想通过自食其力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1992年,19岁的徐明怀只身来到上海,投靠亲戚学习理发。22岁那年,经人介绍他进了杨浦区中心医院理发室当理发工,这一干就是8年。

“在医院里,由于受到许多‘知识分子’(医生护士)的影响和熏陶,我初中那会儿就怀揣的文学创作的梦想又被激发起来了。中学阶段,我也算是个‘学霸’啊,哈哈。”徐明怀笑着告诉记者。从此,他开始边打工边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学习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3年,徐明怀来到了凉城,在水电小区安了家,并开始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剪爱”理发室。为了在闲暇之余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他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主要以散文为主,偶尔也写写短篇小说和简短故事。在凉城,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互联网时代,让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有了更多的施展才华的媒介交流平台。徐明怀试着在《同步悦读》微刊上推发几篇文学作品,没想到得到了微刊编辑部老师们的热心指导,经过几番修改打磨,终于刊发了。

虽然徐明怀不是科班出身,学历又不高,但他有丰富的生活、打工和创业经历,为了扬长避短,写出好作品,他尽量写一些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所以写起来既得心应手,又有真情实感。

徐明怀,一名怀抱文学梦的草根作者从此在文学追梦路上,实现了心中梦想。

文学创作纯粹怡情悦性

由《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散文年会”是全国散文界最权威最隆重的年度盛典,迄今已走过了14年的历程。散文《丁香》能够获奖实属不易。

徐明怀告诉记者,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对他文学创作影响最大,他也特别喜欢史铁生的文学作品。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抒情散文的笔法,通过老知青对插队生活的回忆,真实鲜活、自然贴切地描绘了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关键是史铁生因病致残后,依然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徐明怀动情地说道。

苏格兰散文家和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名言“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潜质”,是徐明怀最欣赏并付诸行动的励志“金句”。

在记者采访徐明怀的过程中,时不时地会被前来理发的居民所打断。“店里生意蛮忙,所以我只好忙里偷闲,晚上才能静下心来阅读、写作。”他喜欢用文字形式与内心对话,纯粹怡情悦性。

徐明怀是幸运的,因为他身处一个“只要你够努力,人人都可以出彩,人人都可以建功”的好时代。经济社会不断演进、时代不断进步,都为各种题材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在“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开幕式上致辞中所言,“任何时候,万事万物皆可入我笔下,前提就是,万物皆备于我,你自己得有真正的艺术家心中的自我,有一个观察点,然后才能表现出你所处的时代。……所以,珍惜你身边的生活,珍惜你所处的时代,珍惜每一天,把握命运给你的这支笔,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都能成为散文家。”

在水电小区,徐明怀以一名手艺娴熟的剃头匠为居民所知。他在经营小店的同时,作为一名为老服务志愿者,他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时常去敬老院或上门为老年居民理发。

“虽然文学创作是我的爱好,但我没有忘记创业过程中社会给予我的关爱和支持,回报社区,服务居民,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从中还能寻找到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徐明怀说道。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