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临汾路街道从昔日荒凉乡村走向大都市的文明社区,毫无疑问,也倾注了广大志愿者的默默奉献。对于为营造临汾美丽家园而无私奉献、前赴后继的志愿者们而言,他们不在乎荣誉、金钱和时间,只是想到了“临汾是我家。我也还是临汾的一分子!” 日前,“四史”学习教育在上海掀起学习的高潮,静安区创建复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对临汾志愿服务的发展脉络进行一番梳理,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志愿服务新内涵,讲好临汾志愿者的动人故事,本报记者特别对话临汾路街道开展志愿服务实践与探索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邀请他们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讲出各自熟悉的领域里开展志愿服务的历史现场,试图拼出一幅意义非凡的临汾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史长卷。讲述者中有的是原街道公益组织负责人、有的是“小巷总理”、有的是热心志愿服务的居民,聆听他们的口述,忆昔思今,更有利于坚定当下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发展水平。 本期记者采访到了原上海市人大代表、临汾社区居民韩玉兰。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临汾深耕社区的众多小巷总理之一,她带着居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一起干事创业、如火如荼。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韩玉兰的讲述。 □口述 韩玉兰 整理 张翠玲 每当我回想起在临汾社区工作的日日夜夜,十分感动于这群由党员骨干、楼组长及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们,是他们给予我强有力的支持,推动见证了社区的发展,拥有了珍贵的志愿服务记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辛勤付出 感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 1992年3月起,我担任岭南路70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做人的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社情民意,我和同事们分块包干,划分楼组到个人,然后再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到居民家“露个脸”的同时对老小家庭成员嘘寒问暖,了解中青年居民的工作生活状态,向他们介绍居委会近期工作重点,并表示社区建设需要他们的帮助,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长此以往,我们不仅熟悉了居民区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还沉淀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问题清单。 由于每次入户走访,居委干部总能听到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走访一段时间后,居委会将收集到的问题汇总、排序。在熟悉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社区工作,将事半功倍。 经过一番梳理,排在小区问题清单第一名的是自行车被盗案。岭南路700弄位于临汾路街道以北,与宝山区相邻,当时这一带地处城乡结合部,自行车被窃事件频发,令居民苦不堪言。为了减少盗窃案的发生,确保居民的财产安全,居委干部经过讨论,得出对策,开辟自行车专用车棚,集中停放,统一管理。说干就干,小区筹建车棚的通知一经张贴,小区里会泥瓦工的居民主动报名参与,坚持不拿一分钱;没有一技之长的居民们也纷纷报名当小工。居委干部更是亲自上阵搬水泥砖头,与居民们一起干得热火朝天。当时,小区硬件条件差,干事创业的条件相对艰苦,但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不觉得苦,反而干得特别有劲。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令我非常感动。 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大车棚建成后,为了方便管理,居委干部对造好的车棚进行编号,并请求当地民警协助,一同参与管理小区治安,至此自行车被盗事件很少再发生,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指数直线上升。 接下来,我们在小区里干的又一件大事是安装煤气管道,使居民用上煤气。当时岭南路700弄居民区内的干休所开始安装煤气管道。我得知消息后,向干休所负责人提出能不能带着我们小区居民一起安装煤气管道。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对安装煤气管道这件事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跑流程,有人负责领回来安装煤气管道所需要的各式零部件,楼组长则负责每家每户的前期沟通工作和后期抄表、代为收取煤气费。当时,居委会借了干休所的会议室分装零部件。因为从煤气公司领回来的弯头、螺丝等零部件都是大包装的,为了煤气工人安装更方便,志愿者们以户为单位将大包零部件拆分为成套小零部件,常常因为赶进度,中午饭也顾不上回家吃。居民们看到志愿者为他们而忙,便烧好了饭菜端来给志愿者吃。 随着问题清单上的问题一一被解决,小区内的志愿者力量空前凝聚。一大批党员骨干、热心居民安顿好家中的孙辈,放下家务活就来到居委会报到,广泛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有才华的施展才华,有热情的发挥余热。“你为老百姓做了事,老百姓都很支持的;你凡事想着老百姓,老百姓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一番苦干,当年,岭南路700弄居委会的工作获得了街道领导的肯定,该小区也获得了区级文明小区荣誉称号。 亲身参与 推动见证社区发展变化 1994年1月,根据组织工作调动的要求,我正式来到临汾路375弄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在临汾路375弄居民区,文明创建工作成为了一项常态化工作。我带着居委干部撸起袖子用手到臭水沟里掏树枝及腐烂的树叶;为了把垃圾桶洗干净,我们去居民家中接水,用洗洁精清洗垃圾房内壁的磁砖,用指甲壳抠缝隙间的垃圾。居民看到我们付出很多,都被感动了,还有居民说了这样一句令我记忆犹新的评价:“垃圾桶里里外外洗得比家里的锅还干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临汾路375弄居民区还有一支由在职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并成立了党支部。他们白天忙于工作,于是定期在晚上开展组织生活会。他们周一至周五需要上班,于是利用周末开展清洁家园、平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工作。这支特殊的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和以退休老同志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时间上错峰开展服务,在年龄上形成优势互补,一度在社区传为佳话。 作为上海市首批文明小区,每年都会有一百多批学习小组来临汾路375弄居民区学习和检查。如何做好社区卫生常态化保洁成了困扰居委干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倾听了社区离休干部、党员志愿者们的建议以及征询居民群众意见后,居委会决定向小区每户家庭“众筹”1元钱的卫生费,专门用于请保洁员进行常态化保洁,使卫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离休干部、党员志愿者们既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同时又促成了社区民主协商的习惯,极大地促进了小区民主选举工作的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