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近日,“红色印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巡展启动仪式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办。随着“红色印记”的巡展Logo从共和新路街道传递至临汾路街道,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暨新时代文明实践这列“红色列车”正式停靠在了临汾路街道。静安区14个街(镇)的领导以及临汾社区居民代表一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近年来,临汾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一直致力于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等内涵建设,特别在家庭文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努力和探索,为做好这列“红色列车”在临汾路街道停靠期间“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故事”的宣讲及文明新风的倡导。当天,临汾小区的一对父子——中央电视台情景剧编导、上海蜜丰滑稽剧团演员柯晨俊,静安区科技幼儿园大一班小朋友柯轶,共同上台为大家表演朗诵剧《抗疫》。 巡展启动仪式上,静安区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田时雨、静安区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奚伟为临汾路街道静安区防疫优秀集体和个人、红色印记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星颁发证书。 随后,致公党静安区委主委董敏华和临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勇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临汾职工驿站”揭牌。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在这里,广大户外职工不仅能享受传统的喝水、乘凉、取暖、休息、急救、维权等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的服务,同时这里还是红色文化、文明宣传和教育的阵地。 本次巡展恰巧遇上12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季,街道多渠道、多形式、大范围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展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下去,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展现临汾志愿者的风采,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涵。 活动中,居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巡展进行了参观,通过展览完整串联了静安25处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包括目前已经不复存在的遗址遗迹,通过图文、视频等表现手法带领观众走进一幢幢渗透历史烟云的石库门老建筑,感受静安深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和内涵。 此外,致公党静安区委邀请上海市知名律师裴蓁为社区居民带来“《民法典》与继承”知识讲座。裴蓁律师在讲座中就继承权的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的种类、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范围、遗产继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讲座中参会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法律意识。 讲座开始前,致公党静安区委副主委胡奇敏为居民代表送去了《民法典》读本,勉励社区居民学法、守法、用法和普法,积极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本次《民法典》讲座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社区居民对《民法典》中继承篇的了解程度,让居民们近距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律精神、提升法律意识,全面提升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党群工作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