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翠玲 临汾路街道一直努力成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社区发展始终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2018年7月3日起,临汾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了党建项目——“红色品读会”。 据悉,“红色品读会”项目分设8个读书小分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在社区开花结果。其中,1个青年纽扣品读会应需成立,以机关青年带头学习红色经典为先锋,凝聚更多的社区青年书友共读好书;谈古论今理论学习读书会、和源书香读书会、久久读书会等7个社区读书点则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整合了社区读书资源,充分鼓励社区党员群众,定期开展红色著作品读学习活动,将品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与社区治理、文学涵养等需求相融合,营造了浓厚的书香社区氛围。 谈古论今讲好人生故事 走进汾西路87弄居民区,在小区大门口可以看见黑板报上,写着谈古论今理论学习读书会活动预告。说起来,这个学习小组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 汾西路87弄临汾名城为商品房小区,自2004年建成后,业主逐渐入住,居民区党总支组织党员成立了时事学习小组。随着住户增多,学习小组也吸纳了部分党外阅读爱好者。学习队伍扩大后,仅读报座谈满足不了队员们对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在党总支的关心下,学习小组优化扩充队伍,选派热心者担任组长,并更名为谈古论今理论学习读书会。 这是一个成员平均年龄70多岁的读书会,现任会长为蔡国源。读书会现有在册人员逾20名,其中党员过半,内有老战士、医护工作者、铁路员工、退役军人、港务工人和为数不少的政工人员等等,共同品读红色故事,分享、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 读书会原来每月活动一次,大家总感觉意犹未尽,心中还有许多话要说。大家热切地希望每月两次为佳。听呼声,顺民意,学习读书活动频次后改为每月两次,每月逢10日和25日开展学习读书活动,由一位主讲人围绕主题主持学习。听完主讲人讲课后,学员们再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起交流分享。 蔡国源向记者介绍道,团队有一个好传统,即每当有新学员进来,首先讲好自己的“人生故事会”,与大家分享自己流金岁月中精彩的一页,也让大家了解自己。在主题学习中,紧扣主题,却又不局限于主题,主讲和大家谈并举,人人参与,百花齐放,取得共识。比如,春节话说春联,3月学雷锋,5月讲好红色故事、端午评说不屈的屈原,6月讲安全警示宣传,7月讲不忘国耻等。 同时,组员们还精心设计了红色一日游参观路线,从人民公园到北外滩再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大家一起走出去学习,看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由于经常在一起读书,这些书友们也变成了好朋友,互相关心,彼此牵挂。88岁的戴炳海原是上海石化总厂厂报编辑,退休后成为读书会一员。两年前,他置业江西养老,偶尔回临汾名城小住,依然线上坚持参加读书活动,积极发言。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还以诗会友,向群里的老朋友们问好。 此外,谈古论今理论学习读书会还十分关心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暑假期间,读书会的老爷爷们与社区青少年,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让孩子们聆听通过红色故事,了解刘胡兰、王二小等英雄事迹,从小在心中播种下热爱祖国的种子。 乐在分享提升文学涵养 和源书香读书会成立于2018年8月,当时以小区合唱队以及部分党员为班底,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员更迭,目前成员有12名,其中8名党员。该读书会针对书友的兴趣、爱好、特长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开始首先播放一首朗诵节目。 12月3日,伴随着一首慷慨激昂的诗朗诵《人民万岁》播放,和源书香读书会成员以聆听诗朗诵的学习形式开始了读书活动。在和源名城小区书画室,书友们围桌而坐,一起聆听周长荣的红色诗朗诵作品,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周老师的朗诵振奋人心,不仅让人回忆起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高峰,再创辉煌的美好愿景。”党建联络员施连周感慨道。 在品读会上,会长谭志超将街道赠送的一批红色读物转赠给每一位书友。这些红色书籍为社区党员群众日常的理论学习:了解党务党史提供了丰富资源。 谭志超还向记者介绍道,读书会人才济济:有擅长水墨画的九旬老翁陈金清,他乐于教书友们现场作画;陈正泉老先生则擅长古诗及书法;爱好摄影的黎少华曾站在黄浦江边,时隔30年,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了一组反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今昔对比照,令人赞叹;家中藏书数十万册的朱学增老先生,时常给书友们介绍家中藏书的孤本;王明德爱好硬笔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刘水妹擅长剪纸、年画创作,她创作的《贺新年》系列作品充满童趣,年味十足…… 爱好篆刻和书法袁小毛还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加入读书会的契机——2018年,他看到居委会宣传橱窗内,经常有书画作品展出,便主动询问加入,这才成为了读书会的一员。“大家志趣相投,在书画室里以文会友,共同阅读红色书籍,很开心也很受益。” 青春出动点燃书香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当代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勉励青年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020年5月起,临汾路街道组建了一支由12名青年党团员组成的青年(职工)理论“三学”小组,取名“纽扣品读会”,通过常态自主学、定期集中学、灵活方式学,引导基层青年党团员在“学‘四史’、学理论、学经典”的过程中,夯实红色基底,扣好思想上的一枚枚“红色小纽扣”,更好地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践行新使命。 记者查阅“纽扣品读会”核心书单,有《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苦难辉煌》《大江大河》(四部曲)等红色经典著作,鼓励学员读原著、学经典,并要求每人认领1本红色书籍,进行重点品读分享。同时,每人还认领了1本街道自主撰写的《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治理形态演进——以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实践为例》,以及1本“初心·使命”学习笔记。特别是该学习笔记,首页印有由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定制的“初心·使命”8学时打卡栏,成员们可以通过聆听讲座、参观社区红色基地等方式,完成学习打卡。 如何激发青年学员的书香热情?“纽扣品读会”小组组长李蓓蕾介绍说:“我们除了品读红色书籍,还制作每周学习手账、举办小组书香活动,鼓励学员们以年轻人的方式输出和分享‘书香成果’。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结合街道‘四史’学习教育‘四大红色课程’,将‘精品党课月月有、初心微党课周周上、那年今日故事会周周讲、答卷人情景党课天天见’的共享资源,充分融入青年学习课堂,进行按需点单。”例如,以“绘图展学”为方式,组织成员结合自身的“社区发展感悟”“四史品读心得”,开展“阅读领航·绘笔生花·点睛启行”主题分享会,共同制作“美好临汾书香小报”,巩固学习成果;以“专家见学”为方式,特别邀请街道原“初心讲师团”团长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向成员讲授《从四史学习中回望临汾的发展》微党课,分享社区治理妙招;以“情景悟学”为方式,组织成员参观“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疫情主题展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街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厅等重要点位;以“党课知学”为方式,组织成员聆听《从抗疫谈中国自信》《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于敏》《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牢记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等精品党课;以“文件精学”为方式,引导成员学习领会中国青年报连载刊文“习近平和大学生朋友们”,以及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决议、静安区一届十二次全会等文件精神。 据介绍,读书会还打通信息壁垒,搭建“线上学习笔记”分享平台,引导青年党团员们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创意剪贴画”“手写心得”等多样方式,每周记录并上传“四史”学习内容和心得,巩固学习成效。“近期,我们将以静安99处红色遗址为打卡清单,让每个青年党团员认领一处红色遗址,并进行TED演讲,分享学习成果,展示青春风采。”后续,纽扣品读会也将进一步探索“帮学、互学、辅学”的学习模式,辐射带动更多青年党团员为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真正搭好“大手、小手”互学共助的“连心桥”。 为了凝聚红色力量、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临汾社区的百余名书友们在一起,共读红色经典,书写书香感悟,汲取智慧、积累力量,共建美好家园,共绘时代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