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想民所想,提升”家门口“服务效能

陆家嘴街道“一站一特”TED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近日,陆家嘴街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一站一特”TED演讲交流比赛。“一站一特”TED演讲交流分两场开展,30家居民区分别以“美丽家园建设”、“垃圾分类”、“为老服务”、“自治共治”、“文化服务”、“公益小屋”等不同内容为主题,从各角度展示了居民区在“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家门口”服务的思考。

根据评审团的评分结果,共有8个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优胜奖!

招远居委(沈漪):《从荒芜到生态小花园》:招远居民区通过党建引领、自治共治的方式,在发掘小区内生资源的基础上积极链接外部资源,与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共建单位等多方合作,群策群力,将小区里一块荒废多年的空地改建成了鸟语花香的“春之园”。

福沈居委(夏厦):《自治共治三步走 打造特色公益小屋》:福沈居民区通过居民需求调研、整合多方资源、开发服务项目、形成轮班服务制等措施将小区门口的微型消防站改造成了“公益小屋”,提供理发、修伞、配钥匙、开锁、扎拖把、缝补等服务。“公益小屋”也与小区的“开心老人”自治金项目一起开展公益互动,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梅一居委(张剑君):《“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通过知识竞赛、外出参访学习等方式对党员、志愿者以及楼组长等居民骨干进行垃圾分类业务培训,同时依托绿色账户卡的发放,培养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梅一居民区发展了60名垃圾厢房点位分类志愿者,72名楼组垃圾分类楼组志愿者,全覆盖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率高达95%。

上港居委(张燕):《上港之声——兰芳民生工作室》:兰芳民生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自成立至今,共化解小区矛盾涉及邻里纠纷120多起,处理小区难点热点问题,如非成套改建中的水费纠纷等事项涉及资金近7万元,开展法律讲座宣传法律知识8次,文明养宠工作推进会3次,各类民生问题协调会听证会12次,维护了小区的和谐稳定。

市新居委(范瑞莲):《数载坚守客厅情市新活力源自治》:成立于2007年的市新“第二客厅”志愿者团队,数年来秉承“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自治服务理念,风雨无阻、全年365天在家门口服务站为广大居民提供包括健康、文化、休闲、公益等各项服务,她们是市新家园建设的力量之源。

乳四居委(高冰清):《乳四“微孝”365》:为纾解独居老人寂寞孤独等负面情绪,乳四居民区在“微”字上下功夫,设计了由“微孝课堂”、“微孝舞台”、“微孝相伴”、“微孝帮办”四大板块组成的“微孝365”项目,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把温暖送到每一位老人的心上,鼓励老人们走出家门,实现自我价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福山居委(宋晓琴):《以“工匠”精神,打造社区特色项目——“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是一个有30多年历史的文化服务项目,是一些退休教师针对老年人学习文化艺术、培养道德情操需求而开设的一个兴趣学校,其宗旨是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通过多年的积淀、发展,“教师之家”每年有培训班10多个,学员人数超过150名。居民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终身学习的好课堂”。

松山居委(虞亦菲):《因地制宜——“小手牵大手”》:松山居民区因地制宜,与小区内的福山外国语小学共建联建,构建了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资源网络。小区内的志愿者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学校也通过“家长课堂”开展隔代教育培训,为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小手牵大手”在引导孩子们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也带动了年轻的家长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包含老中青幼各年龄阶段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自治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陆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