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情系邻里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从寒冬到暖春,他们一直在社区守护

“最佳守门员”守好群众的“安全门”

□记者 俞颖

口罩挡住了面容,却遮不住因为无畏、无悔、无怨而散发出的光芒。在陆家嘴社区里,有这样一群普通人小吴、小徐、小张...普通到几乎不起眼,这次他们仍然坚守在你我身边。

杨仁侃

社区综合协管服务社 安全生产协管队员

疫情期间,他每天坚守在岗位一线,连续接待前来咨询、报备档案的市民,细心耐心地为其进行讲解。

近两个月内,共接待咨询337人次,录入二次装修档案130余家,工作量巨大。来不及喝上一口茶,到了饭点吃不上饭,甚至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的,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但杨仁侃从没有一句怨言。

陈玉罗 卢吉 毛伟洪 许源琪

社区综合协管服务社 综治社保队员

在过去的10多天里,陈玉罗、卢吉、毛伟洪、许源琪是陆家嘴入境人员的“娘家人”,每天在岗值守,轮班接送回国同胞和外国友人,守好陆家嘴对外这扇大门,做好陆家嘴“转运人”。

防护服很紧,穿在身上不一会就能捂出一身汗,长时间佩戴口罩则勒得耳朵生疼,呼吸时产生的水雾经常使护目镜糊了眼。一到晚上,初春的冷风一吹,又被冻得浑身发抖。

“大白”们全身装备行动不便,也可以很自然地接过居民手中的行李,暖心地送他们上车回家。“转运人”是“闭环”中非常重要的一站,他们为陆家嘴筑起一道可靠的安全屏障。

刘国旗

社区综合协管服务社 市容协管队队员

60后的刘国旗在这次疫情防控战役期间,一直奋战在防疫最前线,不分昼夜、不计得失,配合城管对所有沿街商铺进行信息排摸和每日监督。

由于工作时间较正常工作更长,工作密度和强度也更大,已经不年轻的刘国旗牙齿发炎肿痛,在用完止痛片后仍继续坚守在第一线。

在工作之余,他还志愿参与辖区居委的志愿服务中,配合居委进行巡视和排查,提供相关服务。

曹莹

社区综合协管服务社 综合协管队队员

曹莹自2011年2月进入陆家嘴社区综合协管队,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配合居委将小区房屋租住及来沪人员租赁排摸工作做了,做实,且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做好实有人口采集PDA应用线上解答工作。

非常时期,她经常早出晚归,巧妙利用居委、物业登记发放出入证这一机会,对小区内来沪人员信息逐一采集及核对,且进行信息共通、工作联动,在保护好自身防疫安全的基础上,开展电话回访和入户登记。巧做的同时,她也懂得主动出击,配合派出所、卫生防疫部门、居委等,仔细排摸核查出租房屋,以防止返沪人员的漏管失控。

史  炜

东一居委 社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史炜在各个任务上做到积极主动、跨前一步。他认真排摸人员信息并做好返沪人员信息登记,向沿街商铺发放张贴相关告知书,联系未复工单位共同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有效缓减了小区出入口执勤人员不足的困境。

史炜牢记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需具备的“螺丝钉”精神,严格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关。

朱培莉

乳五居委 社工

朱培莉是乳五居委的一名社工,也是一名党员。疫情防控工作伊始,就坚守在第一线,最快速度对负责片块的离沪来沪人员进行排摸,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提醒居民做好防控措施,减缓居民们的恐慌心理。

当面对重点与次重点返沪人员时,她仔细记录各项信息,劝导他们进行居家隔离与观察,帮助上门送快递、送外卖、定期消毒、扔生活垃圾。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党员的守初心、担使命的信仰,和一名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服务的真情实感。

徐玲

松山居委 社工

自疫情发生以来,徐玲就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做好口罩预约登记、居民区“出入证”发放、党员募捐及慰问生病党员等工作,她的身影出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

她和同事、志愿者一起为小区牢牢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墙”,为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她说,要做一个“最佳守门员”,守好社区群众的“安全门”。

 周珺

东昌居委 社工

疫情防控工作中,周珺积极面对防控中的困难和随时变更的工作要求,主动配合承担“防控作战图”的制作及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遇到居民不理解时,她细心解释;在居民埋怨时,她尽力开导;在居民脾气不好时,她耐住性子承受压力,做好自我调节后继续服务。

在排摸工作上,周珺善于开动脑筋,有效提高了排摸的清晰度和精准度,在排摸标上留下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

从寒冬到暖春,他们一直在坚守,因为必胜的信念,因为如期而至的美好明天。

(综合事务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陆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