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实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街道2018年度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大盘点

截止目前,老西门街道实事项目已完成9个,各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项目一:结合“五违四必”工作要求,持续推进“补短板、治顽症、惠民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文庙地区生态环境新一轮整治;开展无违建街道创建工作,切实转变老城厢地区面貌,让社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截止10月底,文庙重点整治区域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690处,恢复违规占地2557.91平方米。经过拆违、房修、市政、平安、环境五大工程相继实施,老城厢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

项目二:配合实施永业里、静修小区、梦花小区老旧住房(含私房)综合修缮,受益居民近2000户;同步进行厨卫改造,架空线梳理。

目前,各小区综合修缮工作已进入收尾,部分有条件的房屋实施了厨卫改造,电力、电信等部门对架空线进行了梳理,减少空中“蜘蛛网”,老旧小区生活环境有所提升。

项目三:加大就业保障力度,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065人以内;帮扶引领60人成功创业(其中青年大学生36人);帮助40名长期失业(一年以上)青年实现就业创业;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100%按期安置。

截止10月,街道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005人,帮扶引领60人成功创业(其中青年大学生40人),帮助4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100%按期安置。

项目四:在沙家街20弄内新建居民休闲、健身小绿地。

沙家街20弄内原本有一处“公”字头违建,经过整治拆除后,留下一片空地。经过调研排摸,结合小区居民需求,在空地增设了健身设施,翻新了绿化带,为小区居民打造了崭新的休憩场所。

项目五:小西门小区综合管理能级提升,完成架空线梳理,设计并完善小区绿化,更换监控探头,美化铺设小区道路,新建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经过3个月环境整治和修缮改造,小西门小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需求,先后实施了十多项实事改造项目,小区硬件设施更完备,此外还配套开展智慧小区改造,真正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项目六:加大消防设施设备投入力度,新建1处微型消防站;在文庙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安装电气线路灭弧装置;配发水雾型环保灭火器2000只;配发干粉灭火器1000只;安装智能烟感火灾报警器200只;贴装防火板1000张。按需维修弄口铁门、电控门及简易墙式消防栓。

文庙区域新建成的微型消防站已投入使用,先后配发水雾型灭火器2000只、干粉灭火器1094只,完成251只智能烟感火灾报警器安装,完成1000张贴装防火板发放;另外,按需修理铁门、电控门47处,消防栓45处。

项目七:改善居委办公条件,对小西门等居委综合办公用房进行调整和修缮;新建2处标准化老年活动室。

今年,已完成小西门、大兴居委会综合办公用房调整和修缮,并在陆兴、小桃园、也是园建成3处标准化老年活动室。项目八: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增党建(群团)服务站1个,更新制定社区党建服务、需求、问题、资源、项目“五张清单”。

建成并运行中华苑人才公寓党建(群团)服务站,依托党群服务“小阵地”,为入住人才提供零距离、嵌入式的生活服务和专业服务。同时不断更新完善社区党建服务、需求、问题、资源、项目“五张清单”。

项目九:以推进滨江党建为契机,强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西门特色党建品牌,开设“滨江党建·老城厢论谈”,更新电子人文地图;做实社区宣传阵地规划布局,新增、替换宣传栏、电子屏等公共宣传设施。

成功举办“溯源·老城厢”论谈活动,进一步探索社区文化与社区党建的深入融合。加强老城厢文化的传承守护,完善人文地图等周边产品,形成有西门特色的宣传品牌。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对社区内各类宣传阵地进行排摸梳理和维护更新,修缮并新增了一批宣传栏。

(老西门街道办事处)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老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