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爱心助残 红心向党

老西门街道残联组织开展助残月系列活动

今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和第二十二次“上海助残周”到来之际,老西门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及各居委会社区残协围绕“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全国助残日主题,通过开展残疾人党史教育、文艺汇演、心理健康辅导、社区康复训练、组织残疾人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及困难残疾人慰问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扶残助残主题系列活动,与残疾朋友共度节日。

积极宣传 营造扶残助残新风尚

残疾人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老西门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及各居委会社区残协以助残日为契机,大力宣传扶残助弱的传统美德,充分利用网络、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助残日主题宣传及残疾人自强事迹报道,并积极组织80多位残疾人及家属参加《残疾人保障法》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普及残疾人康复、维权、保障等法律法规,让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深入残疾人心间,落实到每一个应享受此政策的残疾人身上。

文艺汇演 助残日里笑声朗朗

5月12日,一阵阵的笑声和掌声不时响彻老西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街道残联联合邀请上海青年马戏团为60多位残疾人及家属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美满全家福”杂技魔术滑稽小品综合汇演。精彩的节目让残疾人朋友惊叹连连,很多残疾人更是主动上台与魔术师合作表演,展现了残疾人自信、乐观向上的风采。

精神赋能 轻松舒压笑对磨砺

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心理素质建设,为残疾人及家属赋能,增强自我解压能力,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街道残联举办了“幸福人生,温暖同行”的心理健康公益活动,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30多名残疾人及家属带来一堂生动的舒压课。参与者通过自我剖析,发现日常心理健康问题根源,并学习自我心理疏导与调节的小技巧,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红色寻根 书香里的红色记忆

残疾人的“文化自信”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更不可少,街道残联开展了特别的红色经典分享会,邀请20位残疾人朋友,分享他们记忆里关于上海的红色基因。

大家诵读了红色经典读物《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和《伟大的开端》部分章节,随着一幅幅经典史料图片的展示,参加诵读会的残疾人记忆被打开,纷纷分享起自己记忆里的上海红色印记。

“虽然上海现在是旧貌换新颜,但好在我们记忆里的那些红色遗址遗迹都保留了下来”一位残疾人感慨道。“这是上海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要一直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带领残疾人在书籍里探寻了上海的红色之根,残疾人朋友也以亲身经历,展示了身边的红色传承。

创意激发  绿色传递美好生活

社区残疾人积极参加创意多肉DIY活动,在园艺师的指导下,亲手栽种下一棵棵鲜嫩的多肉,也种下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创意多肉DIY活动激发残疾人创造欲,在与植物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双向治愈。轻松有趣的活动也更吸引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通过活动感受到创造美好的幸福感。

组织居委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

街道残联18个居委会社区残协结合各自的创全和自治工作,通过自行申报项目的方式,开展以“学党史、跟党走、听党话”为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并帮助残疾人感受红色文化。本次活动覆盖社区残疾人580余名。

深化落实助残帮困工作

街道残联根据区残联助残日困难家庭残疾人帮困工作要求,为社区内的残疾人低保家庭、重残无业困难家庭、在享受医保大病医疗待遇期限内患大重病的残疾人、高龄居保残疾人以及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助残日困难生活补助,为他们送上温暖和关怀。

今年以来,老西门街道残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系列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们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助残、惠残政策,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人身边,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并推动残健融合,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了助残扶残的志愿者精神,加强了助残志愿者团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老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