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民盟闵行区委广大盟员积极撰写、报送社情民意,为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工作献计出力。从1月底至今,民盟区委各支部盟员通过政协、统战部、民盟等多个平台,共递交社情民意55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篇被全国政协录用、11篇被市政协录用、2篇被中共闵行区委办公室录用。 疫情初期,邹卫民、徐极、曹正荣、刘中平等骨干盟员相继提出统一居家隔离口径、合理统筹志愿者入驻社区工作、运用手机数据提高人员筛查效率和公共场所增加免洗消毒液等建议。 2月中旬,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邹卫民等通过调研,为企业经营者反映防疫物资短缺、贷款还款延期违约以及租房和人工成本加大等困难,为职工群众反映如何助力企业发展、复工后如何保障健康安全及家中未复课孩子怎样看护等困惑,并提出了加快推广“远程办公”和提前谋划好劳动关系领域系列问题的建议。 3月份,面对国内疫情控制积极向好、境外疫情日益扩大的形势,范启波、张翎等提出了加强对外籍人士入境管理、明确外国公民入境隔离和救治费用承担等建议;针对疫情后社会经济如何健康发展这一领域的问题,骨干盟员高山林提出将基础医疗物资按“战略储备”的建议,青年盟员汤磊提出推广公共场所防控人工智能化应用的建议。 除医务条线、社区一线和志愿者盟员投身抗疫一线外,其他广大盟员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中的同时心系疫情,通过建言献策为抗击疫情出力。身为南洋模范中学校长的民盟区委主委李啸瑜和民盟区委委员、区教育技术研训员余恩秀联合提议网络授课切忌“一窝蜂”,并对如何确保优质学习资源配送到位提出了专业化建议;律师吴琼则从自己作为婚姻家庭专业律师的角度,提出疫情居家特殊时期应特别关注并遏制恶性家暴案件发生的建议;区委委员邹卫民在充分调研场馆经营者、体育爱好者诉求的基础上,建议分级分类推进体育场馆开放;随着清明临近,区委委员袁敏敏建议非常时期要尽快建立网上扫墓机制。 盟员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市政协等采纳的同时也落到了实处,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如邹卫民反映的社情民意《建议高度关注解决一线环卫工人防疫保障问题》得到了市总工会的关注重视,后经各方合力推动,使全市5.8万余名环卫工人获华夏保险上海分公司赠送“华夏守护保防疫保险”,促成日夜奋战在全市保洁第一线的环卫工人得到了更多温暖和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