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悦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晋元,晋元

文任展宏(本报特约通讯员)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日子里,我观看了电影《八佰》。影片振憾人心,让我想起“八一三”淞沪抗战,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感恩我的母校我的师。

年复一年,不觉今已届82岁暮年,“晋元”的名字,不时地在脑海中浮现。这是我在校时最最美好的记忆。

记得1952年,我考入上海市晋元中学初中部。第一天的开学典礼上,叶克平校长就介绍了“晋元中学”的光辉历史,要我们发扬爱国爱校的光辉传统,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上海市晋元中学的前身是1904年创办的上海有名的第一所公立学校上海市工部局华童公学,文化名人胡适等均在该校任教过。1913年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模范中学”。1945年,学校在上海闸北区的校舍被日战机炸毁,被迫迁移到上海戈登路马白路(即今江宁路新会路)。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我校学生组织战地救护团,与由上海圆明讲堂的圆瑛大和尙组织,其徒弟明旸法师领导的僧侣战地救护团赴前线救护。八年抗战胜利,为了纪念淞沪抗战名将谢晋元将军,在爱国师生强烈要求下更名为“上海市晋元中学”。

爱国情怀不能忘,爱校之情永铸心。从晋元中学走出的学生,永远铭记“晋元”两字。

1937年8月13日,凇沪会战全面爆发。国民革命军88师师长孙元良将军奉命从江阴常锡调防保卫上海。师部设立在上海闸北苏州河沿岸的当时最髙最坚固的“上海四行仓库”。88师在宝山顾村一带坚守血战88天,由一万二千余人伤亡减员至六千余人。六万余日军全线压上,国民军友军又不支援,无奈退守至师部四行仓库。国军在上海全面撤退,顾祝同指令88师掩护大部队撤离。师长孙元良命令524团团副谢晋元在师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拖住日军。谢晋元率800孤军(实已减员至400余人)留守四行仓库。此时四行仓库东、北、西已落入日军之手,苏州河南岸为租界。谢晋元寸土不让、誓死保卫。日军劝降不成,对四行仓库断电断水,战斗极其艰苦。上海市民隔河相望,欲援助524团守军。当日上午,在苏州河对岸,有一女高中生童子军杨惠敏,高喊要求抗日参战。呼叫了一个多小时,值日连长向谢晋元汇报,谢晋元关爱学生,请她回去。杨惠敏不断呼叫,谢晋元十分感动,命那位连长回话,说在天亮前送一面国旗过来。翌晨,杨惠敏冒死  危险,泗泳过河把一面国旗送去,谢晋元立马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两岸军民热泪呼唤:“中国不会亡”。

在英国领事调停下撤入租界时,“八百孤军”只剩二百余人。11月12日。“八百孤军”撤出至上海胶州路昌平路的英国军营。谢晋元治军严明,每天仍出操训练,1941年4月24日上午出操点名,有四人迟到,遭谢晋元训斥。这四人是被日军收买安插的刺客,突然窜上刺杀了谢晋元。后来该团大部分人,被日军贩卖到南洋当苦工,客死异乡。

值得一提的是524团一位少校营长上官志标,在孤军营联络部分士兵,要求冲出营房,重返抗日战场,无奈英军看守严密未有机会。江南保安独立支队(即“国军新编46师捷锋团”)司令杨玉亭得知此事,就策划营救。杨部化装成送菜农民混入孤军营,救出上官志标,赴宜兴山里,任杨的副团长,继续抗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谢晋元将军为国捐躯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不但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晋元中学的学子,更是激励着上海市民乃至中国人民强国奋斗的决心!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闵行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