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采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闵行区第十期党外干部深入基层挂职锻炼

自2011年以来,闵行区委统战部先后与颛桥镇党委、区建交委党委、区行政服务中心党委签订共建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基地协议。截至目前,已安排100多名党外干部到基层“挂实职、行实权、干实事”。今年4月17日,区第十期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启动,12名党外干部分赴3个挂职基地,在新的岗位上获得锻炼、展示风采。如今,挂职已经结束,而这段难忘的经历,却将永远被挂职干部们所铭记。

“挂友”张潮 挂职期满,区交通委却请他再留一段时间

“先别走,再留一段时间,两大项目需要你!”

今年4月,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管张潮被选派至区交通委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担任规划建设科见习副科长。日前,挂职期满的张潮不但未能按原计划回归原单位,反而被区交通委请求继续留下来协助完成两个重大项目。

两个重大项目指的是浦业路道路新建工程和S4公路入城段交通功能完善工程,二者均为今年的市重大工程。

张潮有着丰富的工程项目推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自挂职以来就承担起配合推进包括该两大项目在内的市、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让张潮感受最深、也最耗时耗力的是浦业路项目。浦业路属于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5米,本次建设长度12.7公里,位于浦江镇和浦锦街道,是上海市五条“主干型管廊”通道之一,也是奉浦快线BRT二期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闵行建设投资量最大、内容最复杂的市政交通项目。

浦业路是城市市政道路,但它承载了今年全市近一半的地下管廊建设体量,地面规划有二期BRT线路,且穿越了数条河道及航道,全线共需建设31座桥梁,还碰到了80余亩黄浦江生态林、两个电力超高压杆塔的搬迁工作……除了推进道路常规的边界范围确认、土地权属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价、通航影响评价、水系占补平衡、生态林迁移许可等一系列前期工作,还要会同街镇和第三方服务单位,重点研究避让文物点的红线专项规划调整工作和排摸确定项目红线内的动拆迁情况,工程推进难度可想而知。

为完成项目节点目标,张潮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项目实际情况,倒排了项目的前期推进进度表,并以此为依据,找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关键工作,集中力量推进关键线路的工作,辅以推进其他节点工作。就拿80余亩的生态林搬迁工作来说,由于涉及面积较大,需要街镇、区政府、市林业局多方协调,工作量大、协调过程繁琐,两百通电话打下来,无数个会议对接下来,目前已经向市林业局报批。一块块“硬骨头”啃下来,张潮感觉还“挺有成就感”。

S4抬升项目本次要将其从莘庄立交抬升至金都路,释放出地面道路,新建地面双向六车道的城市次干路,打通区域内的数条断头路。项目全长3640余米,沿线经过河道航道、下穿电力高压走廊,临近有二十多个小区、两个墓地群、数个中小学校、一个加油站……项目不仅在技术方案上特别复杂,施工期间还不能中断主线交通,因此交通组织也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令张潮印象深刻的是,专项规划公示期间相关部门充分考虑了市民的诉求,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作为项目的参与者,他更加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

目前,两大项目仍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由于张潮属于挂职期满的状态,原单位也有两个项目需要他负责推进验收工作,这段时间的张潮可以说是特别忙碌。“目前属于一南一北两边跑的状态。节奏很快,压力也很大。”时间对于张潮来说太宝贵了,他见缝插针把所有时间利用起来,有时候中午还要加班填报进度,做做内业流转等工作。

不过张潮也觉得很充实。“这次挂职收获很大。通过这些项目的推进,我扩大了自身的工作圈、朋友圈,提升了自己的视野思路,同时也更加全面地锻炼了自身的技术、管理、协调能力。感谢区委统战部为党外干部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张潮说。

“挂友”殷无为 她在颛桥挂职半年,剪纸影戏《铜钟传奇》诞生了

10月13日,第三届颛桥戏剧周开幕,一台讲述北桥地区千年古庙明心教寺铜钟的由来和历史风情的原创剪纸影戏《铜钟传奇》成为今年颛桥戏剧周中最大的亮点。而这部作品正是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戏曲学院木偶专业副主任殷无为在颛桥镇挂职期间的成果。

《铜钟传奇》故事取材于颛桥民间传说《明心寺》,讲述了百姓在为明心寺筹资铸钟过程中成功化解难题而最终铸成铜钟,使悠扬的钟声响彻颛桥这片土地的故事。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将颛桥剪纸与皮影戏完美融合。而谈起《铜钟传奇》的创作过程,殷无为称其为“一次意外的收获”。

今年4月,按照闵行区委统战部的统一安排,殷无为来到颛桥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挂职,担任见习主任一职。

从上海戏剧学院到颛桥镇文体中心,虽然专业特别对口,但一开始殷无为并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但对于这次难得的挂职锻炼机会她特别珍惜,希望在基层有所收获。她给自己定了工作计划:一是摸清家底,查阅颛桥镇文体中心近三年所有的档案资料,对中心近年来做过哪些活动、开展哪些项目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主动出击,同文体中心的同事深入交流,并着手拜访闵行区文化名人张乃清、颛桥镇剪纸非遗传承人周若妹等老师。

交流实践下来,殷无为发现颛桥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流传着老百姓为明心寺筹资铸钟的故事,而颛桥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是海派剪纸的代表之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产生了:如果以铜钟故事为载体,将自己的专业——皮影戏和颛桥的特色——剪纸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个跨界的融合,会不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呢?

这一想法得到了闵行区委统战部和颛桥镇的大力支持,过程推进得特别顺利。“编剧张乃清老师,对颛桥镇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文体中心的同事们也大都是土生土长的颛桥人,对颛桥历史如数家珍。遇到任何不懂的地方我就直接向他们请教。”殷无为介绍说,《铜钟传奇》五六月完成了基本框架,七月申请到闵行区文化专项基金,八九月排练调整,十月中旬上演……

《铜钟传奇》在颛桥镇戏剧周期间备受瞩目、好评如潮,这让殷无为十分惊喜。不过她认为自己挂职期间最大的收获不是这台剪纸影戏,而是对国家文化体育事业的认同感。“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经过本次挂职,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对自己未来究竟应该做什么有了更清晰的答案。”殷无为表示,在《铜钟传奇》诞生的过程中,不管参演的每一位老师还是观演的每一个观众,都让她真正感受到了艺术扎根在群众中。“让我看到平凡的力量。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

而《铜钟传奇》仅仅是殷无为与颛桥镇合作的一个开端。“未来我们会有更多深入的合作。”殷无为说,“这种合作不光是我个人与颛桥镇之间,也包括我的学校——上海戏剧学院与颛桥镇之间。”据悉,上海戏剧学院和闵行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挂友”王轶唯 从执法管理者到窗口服务人员 更加理解基层窗口的不易

“半年的挂职锻炼,让我更加体会到基层窗口的不易。”回忆起在基层窗口挂职的日子,七宝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一级行政执法员王轶唯感慨地说。

今年4月,根据区委统战部关于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的总体安排,王轶唯被分配至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科担任见习科长。

闵行区证照办理中心是闵行区最大的政府服务窗口,以涉及企业审批服务事项为主。从一名执法的管理者到一个窗口的服务人员,不管是体制还是工作的内容性质都完全不一样,好在异曲同工之处在于二者的服务对象都是老百姓,王轶唯在期待中开始了自己的挂职生活。

王轶唯挂职期间正值“一网通办”实施的关键时刻。在证照中心一楼导办台,王轶唯化身为一名志愿者,为办事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取号、对工商材料进行“预审”等服务。在便民服务区,她利用自助区域的电脑,协助群众做好“一网通办”网上申报服务,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同时还要指导群众使用自助社保机、税务机、不动产查询一体机等设备自助查询业务及凭证打印。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王轶唯也收获了不少感动,其中一次,她协助一位老人办理调取纳税清单业务后,老人临走时悄悄“扔”下一杯奶茶作为答谢。这杯奶茶王轶唯喝在嘴里甜在心里,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证照中心二楼主要是工商新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业务。王轶唯负责新开企业证照发放窗口,平均每天要为200家企业提供市场准入服务。在七宝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做城市管理工作时,王轶唯和镇企业服务办有过交集。挂职期间正好碰上镇企业服务办来区证照办理中心办理市场准入证。“变身‘店小二’,为自己的街镇办营业执照,这种感觉还蛮特别的。”

“特别感谢区委统战部给了我这次机会。这次挂职不仅是难忘的经历,也是全新的起点。”谈起挂职的收获,王轶唯激动地表示,“方寸窗口之间,却架起了百姓和政府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就是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回到本职工作以后,再面对为百姓处理问题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加耐心、细心,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面对我原来的工作。”王轶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目前已经回归原来岗位的她,每天都干劲十足。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闵行统战